黄河宁,天下平。保护黄河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我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进会议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以更强的决心、扎实的举措,进一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会议强调,要把牢正确方向,坚决担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的重大使命。
悠悠母亲河,不尽民生情。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黄河,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讲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保护治理的千钧重任,讲明了重大方向、重大原则、重大问题。对此,各级各部门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把保护黄河的责任和使命牢牢扛在肩上,并迅速落实到行动中。
这是保护国家生态安全的使命所系。河南地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有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等重要山脉,在全国生态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河南段占黄河干流长度的13%,处于黄河的“豆腐腰”位置,是地上“悬河”最突出、历史上决口最多的河段。不把黄河保护治理好,不仅制约自身发展,而且影响全国大局。准确把握自身的生态方位、生态定位、生态地位,更加自觉地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战略任务,河南义不容辞、势在必行。
这是推进河南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据测算,一棵50年生的树产生的生态价值大约120万元,打造沿黄生态廊道、建成森林河南产生的生态价值将达到每年3600亿元,如果再算上发展生态旅游、特色产业,经济价值将更高。水资源是最大刚性约束,直接影响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我省沿黄地区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密集区,也是污染较重、生态较脆弱的地区。把黄河保护治理好,攸关亿万民生福祉和河南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针对黄河保护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我省有的放矢、狠下功夫,探索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加快实施十大水利工程,在受水区建成大中型引黄灌区50多处;探索“河长+检察长”依法治河新模式,打好黄河流域“清四乱”歼灭战,实施黄河流域“百千万”试点工程,黄河流域18个国考断面中16个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修建4000多座淤地坝拦截泥沙,建设森林河南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发挥小浪底水利枢纽作用调水调沙,有效保障了大堤不决口、河床不抬高……但也要看到,取得治理成效的同时,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的特性没有变,地上“悬河”的巨大风险没有变,决不能因多年不发大水就心存侥幸、多年不出事就思想麻痹。
在胸怀国之大者中扛稳政治责任,在处理好重大关系中把准正确方向,必须准确把握保护和治理的关系,全力以赴“保”,系统全面“治”,不断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准确把握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深刻认识抓生态保护就是抓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保护生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准确把握黄河内外的关系,坚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协同推进,推动流域保护治理融合贯通。准确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关系,牢牢抓住保护黄河的目标、治理黄河的重点,统筹推进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推动全省生态系统整体好转。
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保护治理黄河,非一日之功,既谋长远,又干当下,母亲河必将永葆生机、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