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家披露2015年年报的A股上市银行数据显示,有7家银行的理财产品余额已超过1万亿元。其中,工行理财产品余额最大,达到2.6万亿元,同比增长34%。国泰君安分析师徐寒飞指出,2015年各银行理财业务延续跑马圈地、大幅扩张态势。但据其预测,今年银行理财规模将明显放缓,收益率也存在大幅下降空间。
工行“领军”理财产品余额
继工行之后,招行理财产品余额达到1.8万亿元,位列行业第二位,超过其他大型银行。建行、农行、交行分列第三、四、五位。光大银行(601818,股吧)理财产品余额达1.2万亿元,位居第六位,超过中行。民生银行(600016,股吧)、中信银行(601998,股吧)、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平安银行(000001,股吧)分别排在第八、九、十、十一位。
就理财产品余额同比增速而言,中信建投分析师杨荣指出,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和招行处于第一梯队,增速均超过100%,其中,平安银行增速最快,达130%;民生银行和招行分别以122%和119%的增速紧随其后。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处于第二梯队,增速均超过60%。光大银行增速为43%。大型银行同比增速也都在30%以上。
从“银行理财余额/总资产”来看,光大银行理财余额占总资产比重达39%,为业内最高,2014年也是如此。杨荣指出,光大银行优先获得理财业务独立子公司的牌照有其合理性。招行这一比例居次,为33%。杨荣表示,招行银行理财的规模、增速、余额/总资产这三个指标都位列行业前三,招行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领先的优势将长期保持。平安银行理财余额占总资产的30%,排名第三。杨荣称,主要是因为银保交叉销售、集团综合化优势所致,“平安银行已经公告,谋求理财业务的分拆独立运营,按照如此快速的增长,预计理财余额占总资产比重将持续提高。”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理财余额在总资产中的占比都是19%。在大型银行中,交行理财余额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最高,达到20%,其他大型银行该占比均低于10%。
徐寒飞从“银行理财/个人存款”分析指出,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的这一占比分别达360%、252%和193%,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占比也在130%以上,而四大行平均仍在30%以下。“可见,股份制商业银行负债来源的市场化程度已非常高。”徐寒飞表示,银行理财对股份制商业银行负债的替代和冲击已近尾声,但大型银行仍面临考验。
银行理财存在风险隐患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日前撰文指出,存款理财产品化酝酿着隐性资产风险。“从资产投向看,为了拉高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率,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资金投向了银证、银信、银基合作的各种非标准化产品,甚至一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直接链接P2P平台和私募基金的结构化产品。这些非标产品根据资产投向、基础资产的特点不同,风险程度各不相同,但有一点特征是共同的,就是收益不确定。而银行方面给理财客户的回报方式却是相对确定的"预期收益",这些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刚兑特征使得这部分理财产品的性质非常类似于存款,且平均收益显著高于银行存款的利率。而非标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显著弱于标准化资产,而且缺乏明确的信息批露和风险量化指征可以监控,投向资管化和收益存款化之间的不匹配,形成了银行理财的风险隐患。”
林采宜同时指出,预期收益率型理财产品透支着金融机构的信用,“在理财市场上,预期收益率型产品大多数以资金池的形式,形成资金期限错配和投贷业务的规模错配,销售通道和管理机构在其中承担了隐性担保人角色。当一项投资失败时,以另一项投资的收益来弥补,一旦投资失败率达到一定程度,收益难以弥补时,销售通道和管理机构就面临是承担经济损失以维持商业信誉还是放弃刚兑导致信誉破产的选择。目前,承担通道角色的包括银行、券商、保险和信托,承担理财资金管理者角色包括信托、基金、券商和第三方机构。这些通道机构之所以能够以低于P2P和私募产品的利率获得理财资金,基本上都是以透支自身的信用为代价。”
“银行理财利率目前仍维持在4.3%左右,但AAA级1年期信用债利率早就降到3%以下,资产与负债的收益裂口不断扩大,本质上再度反映出金融资产过快膨胀与资产投资收益下滑的矛盾,各资管机构只能通过不停地加杠杆、加风险、降流动性、加久期等策略增强利率。”徐寒飞指出,“我们预测,2016年理财规模扩张将明显放缓,收益率存在大幅下降空间,预计幅度在0.50个百分点以上,从当前的4.2%以上降至3.7%以下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