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今年前两个月,大约有5.75万名小散回归四大行,成功实现“路转粉”
虽然沪港两地天气预报的穿衣指数不尽相同,但是资本市场对于银行股的人气指数却似乎态势一致。
记者对于四大行2015年的股东人数变化进行独家统计并发现,2015年有逾30万名股东对于四大行“取消关注”(农行的股东数量为正增长);此外,工行、中行、建行去年三季度中曾经现身的沪股通账户——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在去年年底均退出了前十大股东名单。
不过,令人略感欣慰的是,今年以来,四大行股东小幅回流:截至2月底,大约有5.75万名小散回归四大行,成功实现“路转粉”(网络用语“路人转粉丝”意为关注某事物,此处为投资四大行股票之意)。
逾30万户散户出走
对于四大行来说,2015年年底,四大行的股东人数已经刷新了“史上最低”的纪录,合计仅为263万人。而如果将时间回溯至2010年三季度末(2010年第三季度财报是四大行中最后IPO的农业银行上市后公布的首份定期报告,当年三季度末,四大行股东数据首次聚首),仅工商银行就有130万户股东,中国银行有125万户股东,农业银行共有股东72万户,建设银行共有股东112万户,四大行股东合计439万户。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2015年年底的股东户数为62.42万户,较2014年年底的82.76万户减少了20.34万户,降幅约为25%;中国银行2015年年底的股东户数为96.38万户,较2014年年底的106.58万户减少了10.2万户,降幅约为9.6%;建设银行2015年年底的股东户数为44.95万户,较2014年年底的69.9万户减少了24.95万户,降幅约为36%;农业银行2015年年底的股东户数为59.26万户,较2014年年底的万户增加了21.62万户,增幅约为36%。
也就是说,相较2014年年底,四大行去年年底的股东数量合计减少超过30万户。
而机构股东方面,东方财富(300059,股吧)网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持股工商银行的机构共有246家,较去年中期的180家增长了36.67%;持股中国银行的机构共有236家,较去年中期的187家增长了26.2%;持股建设银行的机构共有190家,较去年中期的146家增长了30.14%;持股农业银行的机构共有220家,较去年中期的154家增长了42.86%。
对于散户的“出走”,有市场人士表示,“这不会对四大行的股价形成压力,相反股东数量的减少,户均持仓集中度提高实际上说明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持仓力度,这也与四大行的年季报公开披露的信息吻合”。
此外,今年以来,四大行股东小幅回流:截至2月底,大约有5.75万名小散回归四大行,成功实现“路转粉”。
“每年的二季度是银行分红季,二季度银行散户股东的数量还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当然前提是二级市场比较稳定”,上述市场人士预计。确实,对于股本规模庞大的银行来说,借助分红实现合理的股息率无疑是挽留股东的最好武器之一。
沪股通“隐身”
曾经在多家银行去年中报前十大股东中亮相的沪股通账户——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在去年年底已经彻底隐身。
大智慧(601519,股吧)信息显示,截至去年中期,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共出现在了逾20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其中,14只银行标的股中有6只入选,分别是浦发银行(600000,股吧)、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工商银行、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此外,去年一季度末,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还曾经坐到了中国银行A股第二大股东的位置,持股量为2.49亿股,当时仅次于中央汇金。中国银行曾经披露,“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是以名义持有人身份,受他人指定并代表他人持有股票的机构,其中包括香港及海外投资者持有的沪股通股票”。
不过,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前十大股东还包含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的上市银行仅剩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3家,且沪股通的持股量均大幅减少。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截至去年年底,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已经从已披露2015年年报的11家上市银行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消失。工商银行去年年底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数量为2.64亿股,持股比例为0.07%,而去年三季度末,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量为5.26亿股,持股比例为0.15%。也就是说,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并非被大量增持的新机构股东挤出了“前十大”,而是自身席位的持股量大幅度减少,从而导致排名发生变化。
中国银行的情况与工商银行十分类似。该行去年年底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数量为1.71亿股,持股比例为0.06%,而去年三季度末,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量为2.89亿股,持股比例为0.1%。相对而言,建设银行是否被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席位减持较为难以判断。该行去年年底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数量为1.31亿股,持股比例为0.05%,而去年三季度末,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量为1.21亿股,持股比例也接近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