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走进素有新郑市“粮仓”之称的观音寺镇,只见一台台农机在玉米地里来回穿梭,一个个玉米秆被它吞入腹中,吐出金灿灿的玉米棒。
农机手杨勇峰家住附近十里铺村。他说,五年前,很多外地农机手来给他们收粮食,看得他心里直痒痒。于是他拿出家里的积蓄购买了一台玉米收割机和一台犁地机,几年下来,凭着勤劳与诚实,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机“好把式”。
杨勇峰熟练地操作着机器,不一会儿就收割了一大片。他告诉记者,他们家里种了10多亩地,要是靠人纯手工掰玉米,全家上阵还得用五六天。现在一个人两小时就能搞定。
在收完的玉米地里,被机器粉碎后的玉米秆均匀地撒在地面上,散发着植物独有的清香。杨勇峰介绍说,这些玉米秆有的直接粉碎还田,有的被农牧公司收走做成饲料。与以往相比,现在农业生产更注重绿色环保。
耕种机械化的同时,种植结构也走向多元化。几年前,新郑市的秋粮大多是玉米、花生等传统农作物,如今田野里——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一箱箱猕猴桃散发着清香,一个个吊瓜等人来采摘……近年来的农业供给侧改革中,新郑市不断调整种植结构。
“种了一辈子玉米、小麦,没想到我们这地里还能长出这么好吃的猕猴桃。”观音寺镇十里铺村63岁的村民赵喜德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2017年,他开始种植猕猴桃,施肥、除草、修剪枝叶,田间管理需要更加精心。
“今年是第二年挂果了,收成比去年好。”正在给猕猴桃装箱的赵喜德说,一部分送往附近超市,一部分通过手机卖到网上,一亩地能多收入两千多元。除了猕猴桃,新郑市还鼓励村民种植核桃、桃、葡萄等,已经初步形成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比例合理的种植结构。
不远处的新郑市具茨山管委会白庙村,第一书记李付军正带着该村的“稷风小米”,到郑州推介扶贫产品。
“具茨山小米是新郑老品牌,白庙村是主产区。之前,群众缺少市场经验,种植不集中,长期以来销售不理想。”李付军说,近年的脱贫攻坚中,白庙村成立了稷风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种植的小米,合作社统一收购,注册“稷风”商标,申请了商品二维码和条形码,“稷风小米”逐渐成名。
“合作社解决了后顾之忧,只要种好地就中。”村民房子娟说。近年来,新郑市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围绕农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不断巩固、规范、提高、发展农村合作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合作社,成为新型农民。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