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洗牌潮仍在继续。近日,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从多方了解到,西班牙快时尚品牌Zara母公司Inditex确定将关闭旗下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个品牌在中国的所有实体门店,且预计所有关店工作将在2021年年中前完成。
1月11日,记者走访Zara及其姊妹品牌所在的郑州门店发现,Zara中原万达店在本月初正式撤店,目前处于撤柜阶段。在熙地港购物中心一楼,Zara门店处于正常经营状态,但其母公司Inditex旗下品牌Bershka和Stradivarius门店已于年前关闭。此外,Zara二七万达店也正常营业中,店内正进行打折促销活动。
Zara母公司在华开启品牌大清洗,郑州中原万达店本月初已正式撤柜
作为较早进入河南市场的快时尚品牌之一,Zara对于不少郑州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快时尚品牌在中国的撤退潮,最终烧到了ZARA姊妹品牌身上。
1月8日,有消息称Zara的数个姊妹品牌已确定将悉数退出中国线下市场的竞争,仅保留品牌Zara、中端品牌Massimo Dutti、内衣品牌Oysho和家具品牌Zara Home的运营。对此,Inditex集团回复称,“基于我们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分析,Inditex 旗下的年轻品牌将着力加强其电子商务的发展”。
这一波闭店潮在郑州市场反应如何?
1月11日,记者在郑州中原万达Zara门店看到,该门店已处于非营业状态,门口处贴有“品牌升级中……敬请期待”等字样海报。据中原万达相关品牌客服人员及门店工作人员消息,目前Zara店铺已开始撤店工作。“前几天刚刚闭店,门店有可能引进波司登或MJStyle等品牌。”
(图说:Zara郑州中原万达店,目前正处于撤柜阶段)
作为郑州Zara及其母公司旗下品牌较全的购物中心,熙地港曾于2017年先后引进Zara、Massimo Dutti、Oysho、Bershka、Stradivarius和Zara Home。伴随本次撤店潮,记者在现场看到,Bershka和Stradivarius门店位置已被GAP品牌围挡覆盖,其他品牌正常营业中。商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Bershka和Stradivarius已于去年国庆节后接连撤出。
此前,Zara母公司Inditex也曾公开宣布将在两年内关闭1000至1200家门店,主要关闭规模较小、盈利能力小于26万欧元以及可以被线上或周边门店取代,关店后不影响集团营业额的门店。
由此来看,此次在中国市场开启品牌线下大清洗,无疑表示Inditex集团在疫情影响下将计划按下了加速键。
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收入大跌,第三季度营收下滑14%
在快时尚相继撤场的大潮中,Zara计划关店的消息不禁让人唏嘘。作为全球最大时装集团,Inditex旗下拥有的服饰品牌包括ZARA、Massimo Dutti以及Pull&Bear。
记者梳理其财报发现,Inditex集团一系列关店官宣的背后,和其营收情况不无关系。2020年12月15日,Inditex集团发布截至2020年10月31日的第三季度财报。该季度Inditex集团销售额为61亿欧元,较上年同比下滑14%,但下滑幅度较上一季度的31%有所收窄。集团第三季度毛利率为60.5%,较上年同期60.8%有所下降;录得净利润为8.66亿欧元,较上年同期的12亿欧元下跌26%。
在去年6月11日,Inditex集团发布截至4月底2020年第一季财报。数据显示,Inditex公司第一财季录得净亏损4.09亿欧元,而前年同期为净利润7.34亿欧元。财报另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其业务造成巨大冲击,导致其销售额大幅下降。本季度销售总额为33.03亿欧元,较上年同期的59.27亿欧元下降44.27%。
因此,在同日的财报中,Inditex表示,计划永久关闭旗下1000至1200家门店,相当于其全球门店总数的13%至16%,并更加积极地转向线上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Inditex集团对于线上的探索并未停止。其曾表示,2020年至2022年,计划主要包括每年资本开支9亿欧元,其中数字化投资未来三年将会合计投入10亿欧元。力争到2022年使在线销售占到总销售额的四分之一,并计划于2020年底在总部开张64000平方米的线上直播室,并释放消息“预计位置更好的门店结合线上营销将可以令同店收入增加4%至6%。”
业内人士表示,当品牌处在快速发展期或上升期时,为了战略诉求而暂时舍弃一部分原则是必然的,当浪潮褪去,品牌的选址势必会更严谨。“一些在过去可开可不开、最后开的门店,便会成为这一轮闭店的对象,其中也不乏一些优秀的项目在与原品牌租约到期后的主动调整。”
两年8家快时尚败走中国,业绩不佳是主因
实际上,快时尚品牌这几年在中国市场发展并不如意。据不完全统计,两年内不少于8家快时尚品牌接连撤出中国市场。
2018年11月,英国高街服饰零售商NEW LOOK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其称在2018年内关闭剩余120多家门店。当年11月,英国服饰零售商Arcadia集团旗下品牌Topshop宣布关闭天猫旗舰店,结束了四年多的中国电商旅途。
2019年5月,Forever 21中国官网客服人员向媒体证实,继4月底宣布关闭中文官网和天猫、京东旗舰店后,由于国际业务运营策略调整会在近期正式退出中国市场。当年11月,美国零售巨头GAP宣布,会在2020年初将旗下子品牌Old Navy撤出中国市场。
2020年,随着疫情的暴发,美国服装巨头Esprit宣布5月31日全面关店,而此前其天猫旗舰店、线下门店、官网已加入1折清仓阵营。10月,Topshop在香港最后一家中环旗舰店关门,从此彻底与大中华区线下渠道告别……
快时尚行业进入中国十年有余,在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后,其“速度后遗症”开始呈现,不同程度遭遇了闭店以及增速放缓等问题。在充分发挥了时尚基础教育的作用后,最初那批快时尚消费者对这些品牌逐渐感到“疲惫”,同时选择也比以前更多元。
与十年前快时尚的黄金时代相比,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和标准变得越发多样化和挑剔。本土快时尚品牌的迅速崛起,淘品牌的层出不穷和更接地气的营销方式,都印证了中国快时尚市场目前复杂多变的营商环境。
“随着近几年中国消费者的愈发成熟和市场的快速发展,加之电商、国际运动品牌、中国制造的三线崛起,都使得早期在中国市场一路高歌猛进、疯狂跑马圈地的国际快时尚品牌开始步入一轮结构调整期。” CBRE世邦魏理仕郑州商业部董事、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张桐对记者表示,与“关店”“退出中国市场”等带有吸引眼球目的的字眼相比,用“瘦身”一词来形容多数快时尚品牌集团的动作似乎更合适。
与此同时,快时尚从风光到低迷的变化,也与购物中心和快时尚之间的博弈关系发生改变相关。业内人士指出,快时尚品牌在购物中心的议价能力已没有以往“吃香”,早期商场出于运营需要,希望借助快时尚品牌引流,但当商场的品牌成熟,未必会再愿意提供大面积的场地和租金的优惠。(记者 张利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