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正式启动。候选项目为各发掘资质单位主动申报的参评项目31项。记者发现,在这31项考古新发现中,河南有4项入席。
河南这4项考古新发现究竟有哪些亮点?
巩义双槐树遗址:5300年前“河洛古国”就在这里,表明了河洛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这一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实证了以该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是黄河文化之根、华夏文明之魂,被专家学者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专家认为,双槐树遗址的考古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将成为探寻黄河流域文明起源过程的一把关键钥匙。
淮阳时庄遗址:在这里,发掘出土了28座夏代早期“粮仓”遗迹,这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粮食仓城”。专家认为,这对于早期夏文化的研究,重新认识夏王朝的社会组织结构、管理水平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伊川徐阳墓地:陆浑戎王族大墓为何出现在中原地区?在这里或许能找到答案。考古发掘表明,伊川徐阳墓地是2600多年前从中国西北迁往洛阳伊川的陆浑戎墓葬群,也是中原地区考古发现的首个戎人遗存。
安阳隋开皇十年麴庆墓:墓主人麴庆为陇西北平人,家世显赫。该墓砌筑和雕刻技术高超,是我国古代墓葬石刻艺术的代表之作,为研究隋代美术工艺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记者 张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