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记者从安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新闻系列发布会(第一场)上了解到,近年,安阳市持续深化招标投标领域“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服务、减少流程、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最大限度激发招投标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2020年,安阳市共完成各类交易项目2451个,成交金额393.4亿元,节支增收 13.7亿元。
在深化“互联网+招标投标”、推进平台智慧升级方面,去年5月14日,我市全面启用了工程建设项目网上交易开标大厅,实现了不见面开标全覆盖,使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工程建设项目网上开标率达到100%;完成市县一体化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升级,推出平台2.0升级版本,新增“云签章”系统,在不见面开标、大数据分析应用、金融服务、交易监管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提升了智慧监管水平;远程异地评标实现了常态化,对我市优质评标专家实现了跨地区、跨行业共享,同时还从源头上预防了围标、串标等行为,评标公平性显著提高。
在降低交易成本、减轻投标企业负担方面,去年6月23日,我市完成了工程建设类、政府采购类、医疗采购类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数字证书互认上线工作,实现了数字证书“一地办理、全省通用”,方便了企业参加投标;持续执行数字证书收费全省最低标准,为我市1.2万余个市场主体每年节约费用240余万元;全面取消招标文件资料费收取,凡进入交易平台交易的所有项目不再收取招标文件资料费用,使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据测算,推行不见面开标,取消招标文件资料费,每年可为投标企业节约资金5000余万元。
在着力优化服务、加强标准化建设方面,疫情防控期间,我市对重大民生项目、扶贫项目、绿化项目等开通绿色通道,优先进场;开展招标投标领域基层政务公开工作,加大对中标结果、合同订立信息等事项的公开力度,保证了40项公开事项的全面公开。2019年年底,我市交易平台成为全省首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平台试点,2020年,制定并在全国发布3项交易平台地方标准,同时在全省进行经验交流和推广。省发改委对我市“标准化+招标投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在开展专项整治、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方面,去年,市直有关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清理了一系列不合理政策和文件,特别是针对外地企业,清除了参与招标投标的不合理限制和壁垒,依法规范招标文本,为外地企业参与招标投标提供了便利;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工程保证制度的实施意见》,简化了企业办理投标和履约担保手续;推行工程项目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实现了银行、保险、担保多种类型出具保函。截至目前,我市共开具电子保函90余单,为企业减少资金占用约3200万元;实现了招投标领域联合信用惩戒,与“信用河南”信用信息互联共享。截至目前,我市共拦截失信企业投标190次,29家失信企业无法参加我市招标投标;对545名省综合评标专家库安阳市专家组织开展培训考试活动,是全省为数不多开展年度评标专家培训考试活动的地市,提升了我市评标专家的整体素质;明确并公开了各行政监督部门的权责清单,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不断建立和完善招标投标异议投诉处理机制,积极探索网上异议、投诉受理,处理效率进一步提高,回复满意度不断提升,避免了案件进入投诉阶段。2020年,全市招标投标领域实现了零投诉。
“下一步,我们将以持续推动招标投标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以市县一体化平台建设、强化交易监管为抓手,以制度落实、健全机制为重点,不断推进招标投标领域标准化、电子化、智慧化,积极营造公平公正、便捷高效、阳光透明、竞争有序的交易环境,为助推安阳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石燕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