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河南经济报 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孙浩
产业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结合地区特色打造因地制宜的产业是产业兴旺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淇县财政局围绕“灵山小镇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的良好环境和荒滩荒坡多等资源优势,持续做大做强杂粮、蔬菜、水果、畜牧、中药材五大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特色化发展杂粮基地。发挥西部山区小杂粮优势,坚持政产学研一体化推动,以“优质优价”为核心,推进农业“特”“优”战略和杂粮产业发展,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小米示范基地5000亩,黑小麦示范基地2000亩,红薯示范基地3000亩,带动全县小杂粮产业健康发展,持续增加农民群众收入。
绿色化发展蔬菜产业。坚持蔬菜绿色化发展理念,积极吸纳资本,通过转让、租赁等方式流转土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小滹沱村、小洼村等地种植香菇、南瓜、茄子等无公害绿色蔬菜2300亩,年产值达1700万余元,180余户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务工获得稳定收益。
标准化发展水果产业。以“水果增产、果农增收、果业增效”为目标,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生产发展模式,先后在大洼村、青羊口村、赵庄村建成葡萄、樱桃、苹果等为主的水果标准化种植基地,推动水果产业提档升级。目前,试验区优质水果面积达600亩,年实现产值1300万余元,带动周边15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
规模化发展畜牧产业。以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为目标,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项目、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等扶持建设项目。目前,试验区整合资金4396万,集中用于大洼村、青羊口村等规模养殖场建设。通过畜牧产业建设大洼村集体收入直接增加80万元,青羊口直接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
区域化发展中药材产业。充分利用山区独特的气候,以示范带动和试验试种,区域化发展以金银花、黄芪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发展种植中药材2700亩,年产值达1350万元,带动500多户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