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凌晨,一场山洪突袭了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带来重大人员伤亡。在第一时间确认灾情发生后,分社总编室即刻安排我和同事前往受灾现场。我和另外两位同事来不及回家取衣物,带上相机和发稿设备,匆匆奔赴“前线”——大通县青山乡。
(资料图片)
汽车一路疾驰,在经过大通县城关镇后,前往受灾现场的道路开始变得拥挤,大批武警、消防、医疗、电力通信等应急救援车辆正和我们一样赶往受灾村庄。
8月18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救援车辆前往受灾村庄。
进入青山乡之后不久,道路上满是泥浆,车辆行进得也越来越缓慢,我与同事决定步行前往乡政府。一下车,我们的脚就完全被泥浆淹没,就这样,我们踏着泥浆继续前进,一边前行,一边拍摄。此时,受灾群众正在青山乡的街道两旁清理淤泥积极开展自救。经过采访得知,沙岱村是这次山洪灾害中受灾最为严重的村庄。
8月18日,受灾群众在青山乡清理淤泥开展自救。
往里走,去沙岱村!
经过乘车+步行,我们终于在13时抵达沙岱村。受灾现场房屋损毁严重,大树被连根拔起,许多车辆被卷入淤泥中。前往沙岱村深处的一处桥梁也被山洪冲毁。在沙岱河河道旁,满是受损的房屋与农田。我看到消防队员正带着搜救犬沿着河道仔细搜寻。我和同事穿过满是淤泥的农田,跟随着搜救人员对救援现场进行采访拍摄,耳边不时响起搜救人员让我们注意安全的提醒声。
8月18日,消防队员在沙岱村进行搜救。
在沙岱村通往乡政府的路上,我遇到一位寻找自家牲畜的大哥。山洪来袭之前,他把家人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区,随后,便和邻居一起挨家挨户上门通知乡亲,附近的几户人家也因此逃过一劫。山洪过后,这位大哥顾不上休息,又帮助受灾较为严重的乡亲们开展自救,尽力挽回财产损失,而他自家的畜棚大门却来不及关紧,因此丢了牲畜。
当我们到达青山乡政府所在地时,当地又下起大雨,这给现场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青山乡贺家庄村,消防队员沿着洪水淹没的农田,进入受灾村庄,从泥水中挪动村道中拦路的树干。当地群众也自发组织起来,拿着铁锹清理淤泥疏通河道。一位名叫贺俊福的灾民告诉我:“家里人都好着呢,庄稼没了接着再种就行”。
8月18日,海东市消防支队队员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青山乡贺家庄村开展救援工作。
贺俊福只穿着一件短袖,跟我说完话,他拿着铁锹,身影渐渐消失在冰冷的雨中。洪水压倒了庄稼却压不倒他和他的乡亲们。在我们的这片大地上,从不乏像贺俊福这样的普通农民,他们内心火热,面对困难不退缩,对生活充满乐观,青山依旧人依旧。
无情的山洪过后,在受灾现场,我看到了坚韧、拼搏,看到了被灾难打倒在地,却又爬起来继续奋斗,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们。
阴霾终将过去 曙光定会来临
洪水无情,八方来援。抢险救灾,争分夺秒。
8月18日凌晨,大通县山洪来袭,分社记者闻“警”而动,立刻赶赴事发现场。
我作为第二批支援记者,被派往抢险救援处置工作应急指挥部,主要负责新闻发布会报道。从18日12时到19日零时,坐在新闻发布厅,整整12个小时的等待,心急如焚,坐立难安,我和所有记者都在等待着指挥部最新的信息发布。
19日零时14分,发布会终于开始。当地政府发布的内容虽然简短,但却是这次灾情最权威的消息来源。
发布会结束,我们的稿件也基本成型。及时、准确、真实,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天,我与同事一起,来到此次山洪灾害的受灾现场,泥泞的街道、倒塌的房屋、侧翻的汽车……眼前的一切都在诉说着灾害发生时的惨烈,我们采访了受灾群众,也与救援人员进行了交流,灾后排查、修复等各项工作已经有序展开。
8月19日,新华社记者王浡在大通县青山乡一处受灾现场出镜。
在灾民安置点,三个小朋友引起了我的注意,虽然衣服上还有些泥渍,但他们三个已经适应了安置点的环境,开始嬉笑打闹。他们的奶奶告诉我,洪水下来的时候,孩子们的爸爸和爷爷都去参与抗洪了,三个孩子特别乖,跟着奶奶躲进停在高处的车里。奶奶一边接受我的采访,一边在给三个孩子喂饭:“安置点的伙食好呢,吃饱了就有盼头。”老奶奶对我说。
有吃有喝有住处,在安置点,受灾群众们感受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暖。 “相信政府。”这是我在安置点听到最多的话。
温暖,感恩,灾害无情,但人间有爱。善后工作已经有序展开,受灾群众也一定会度过阴霾,迎来曙光。
我们的脚步快一点 群众的希望多一点
18日早晨,我得到消息,当日凌晨,大通县出现山洪灾害。初步核实,灾害导致4人死亡、27人失联。灾情重大,我第一时间向分社总编室汇报。在总编室领导指挥下,我迅速编发完快讯,并立即和同事赶往受灾现场。
从青山乡政府出发,向山上行进3公里左右,我们抵达了一处三岔路口,旁边就是洪水刚刚退去的河道。河谷内布满树木瓦砾,两岸山林青翠依旧,空中不时传来几声鸟叫。按照老乡指的方向,一条泥泞的土路通往本次山洪灾情最严重的青山乡沙岱村。
沙岱村的景象触目惊心:沿线的树木、庄稼、电线杆受损严重,部分居民房屋院被淤泥包围,河道沿线的道路泥泞不堪,一些房屋墙壁上留下的泥渍,显示出当时洪水的凶猛。
8月18日,新华社记者李宁(左二)在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采访。
眼前的这些景象,告诉我们受灾地区遭受的巨大损失。街道上不时有消防、公安、武警等救援车辆驶过,车辆无法通行的地方,救援人员背着铁锹徒步前往。部分家中房屋状况较好的居民,已经自发开展清淤等工作。家中受灾严重的村民,在开阔地带等待车辆救援。
在与路边避险群众交谈时,大雨又倾盆而下,泥沙混合着雨水淹没了土路。我的双腿被泥水淹没,鞋子陷入淤泥里拔不出来。幸好几位村民拖拽了一把,才把我从水中拉到一处高台上。一位挽着裤脚、穿着拖鞋的老乡对我说,在凌晨洪峰抵达前,他们一起用绳子将邻居一家五口拉出洪水。“人刚刚拽过来,五六米高的洪水就把房子冲走了,再晚一点,后果不堪设想。”遗憾的是,直到采访结束,这群英雄的村民都不愿讲出名字,只知道他们来自沙岱村四组。
在沙岱村受灾现场,消防队员正紧张有序地开展搜救工作。用铁锹清除淤泥杂草,牵着搜救犬四处搜寻,进入受损房屋内部搜寻,他们的脚步迅速而坚定,“我们救援的步伐快一点,群众生还的希望就会多一分。”
“第一次”直面受灾现场
作为入社刚满一年的年轻记者,大通县山洪灾害是我首次参与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
从青山乡政府驻地驱车前往受灾最严重的沙岱村途中,浑浊的洪水将树木和电线杆连根拔起,房屋连片倒塌,丰收在望的良田被冲毁……目之所及,都是洪水肆虐的痕迹。
采访中得知,洪水发生时有村民冒着生命危险,挨家挨户敲门提醒;有人用长绳,将围困在家的一家五口救出……村民们守望相助的精神令人动容。与此同时,来自应急、公安等部门的救灾人员自凌晨开始,一直在紧张地救援、疏散群众,不放弃一丝希望。于是,我们将镜头对准这些奋战在抗洪一线的普通人,记录下一幕幕感人场景。
8月18日,新华社记者周盛盛(左二)在青山乡沙岱村采访受灾群众。
由于采访过程中强降雨持续不断,我和同事都全身被雨水打湿,沿着泥浆没过小腿的道路,我们一路走、一路采,直到被一座洪水冲毁的断桥拦住了去路。由于通讯信号中断,我们驱车赶回青山乡政府,在车里一边紧张地写稿、剪辑视频,一边查看信号的情况,希望尽快发出受灾现场的影像报道。
20日,经过救援人员的抢修,村里的道路已能够通行,交通部门正在搭建临时桥梁,电力部门正重新搭建电线,村民们也开始清理门口的淤泥,灾后重建工作已展开。这次直面受灾现场,让我的内心深受触动。惟愿失联人员能尽快寻回,受灾群众也能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