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河南经济报 首席评论员 温献伟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不公平格式条款”消费者认知及线索征集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有87.88%的受访者遭遇过“不公平格式条款”。遇到“不公平格式条款”后,超七成消费者仍会选择继续交易。
小小一份消费格式条款,看似不太起眼,实则,“不公平格式条款”不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秩序和公平诚信原则,且严重拉低消费市场信心。高达87.88%的比例充分表明,作为“隐形杀手”,“不公平格式条款”已经成为交易市场司空见惯的存在,亟待相关部门大力进行整顿治理。
“不公平格式条款”的表现种类通常有如下几种:要么玩文字游戏,偷换概念;要么进行相关条款限制,强制客户消费;要么虚与委蛇,标注所谓“最终解释权”。基于此,笔者认为,《报告》的发布具有创新性治理意义,非常必要。通过群策群力的征集调查,让五花八门的“不公平格式条款”曝曝光、为它们集体“画画像”,从而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清单,既能让经营者在“亮丑”之余收敛行为,也有利于消费者进一步识别套路,提高维权能力和意识。
不过,“超七成消费者仍会选择继续交易”的调查结果也让我们看到,彻底铲除“不公平格式条款”,营造公平诚信市场环境,依然面临诸多现实难题。譬如,经营者和消费者地位不对等、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接受的服务具有受限性、维权门槛和成本较高等。这一方面让消费者有苦难言,往往选择隐忍了事;另一方面也让经营者在“不公平格式条款”内容制订上更加肆无忌惮。
因此,在笔者看来,要让消费者真正有底气对“不公平格式条款”说“不”,亟需制度和监管强力“撑腰”。切实提高经营者违规成本,纠正各类消费潜规则,畅通举报渠道、提高消费纠纷处置效率,探索开展公益诉讼等,只有多管齐下,综防综治,才有望遏制“不公平格式条款”蚕食消费者合法权益,从而提振消费市场信心,营造消费者愿消费、敢消费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