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河南经济报 首席评论员 温献伟
近日,中国调味协会在其官网公示了团体标准《老坛酸菜》的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意见稿》对老坛酸菜的定义为:以新鲜芥菜为主要原料,经盐渍或不盐渍,添加或不添加食盐、白酒等辅料,放入洁净的陶坛中,发酵10天以上而成的腌渍蔬菜。
今年3月15日,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在土坑腌制酸菜被央视“3·15”晚会曝光,让老坛酸菜深陷信任危机。造成这起负面舆情的根本原因很简单,就在于某些企业和经营者利欲熏心,缺乏对相关制度和标准的敬畏之心,丧失了应有的责任担当和商业道德,最终将自己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导致客户人群严重流失,企业口碑和信誉度直线下滑,可谓形象尽毁,得不偿失。
近年来,相关机构针对某些具有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的特色食品,相继发布和出台行业标准,意在保护和弘扬地方传统美食文化,并遏制市场野蛮生长和无序竞争。眼下,中国调味协会公示《意见稿》,对相关标准进行升级加码,同样显示出行业治理的态度和决心。不过,在笔者看来,想要彻底扭转行业不良风气、挽回既已形成的恶劣市场影响,仅凭一纸《意见稿》恐怕还不够。这既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监管,优化常态化监管机制,更需要相关企业和经营者闻过即改、知耻后勇,积极进行信任重建。
因为说到底,再好的标准也只是一种供行业遵照执行的方向和指引。标准是否具有强大的约束力,除了政府部门的强力监管,还有赖于企业和经营者能否奉标准为圭臬,实现诚信自律。目前,老坛酸菜新标准已经进入公示阶段,不远的将来,就需要企业和经营者严格执行标准,身体力行地做到“知行合一”。这是修补形象、重建信任的重要前提。
食品安全无小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经过不懈努力,食品安全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因此,我们绝不容许此类舆情风波破坏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期待企业和经营者能够以《意见稿》公示为契机,以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实际行动,重塑形象、消弭裂痕,用货真价实的餐桌美味,共同捍卫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