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河南经济报 首席评论员 温献伟
据报道,近日,有用户收到手机短信“积分清零通知”,称自己的积分将于次日全部过期作废,可以点击某网址登录积分中心兑换商品。不过,该用户发现,商城中的商品均为“积分+现金”的兑换方式,想要兑换商品还需要花费高额现金,并且兑换的商品还涉嫌假冒伪劣。
现实生活中,相信很多用户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不少人的选择都是一删了之。但也总有人以为会尝到甜头,导致在网站的操作提示下步步入圈,最终上当受骗。“积分清零”营销骗局不仅让用户蒙受经济损失,同时也为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产销渠道。更严重的是,它还可能侵害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破坏来之不易的绿色网络环境建设成果。
平心而论,近年来,政府部门通过宣传警示和严厉打击,大力整治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取得了显著成效。不过,类似“积分清零”之类的套路和骗局,由于伪装性强、诱惑性大,往往会让一些人禁不住诱惑,不知不觉陷入圈套。譬如,商城给出的所谓积分兑换网址链接,点击登录之后,不仅海报风格和LOGO设计都与官方极其相似,而且给出的兑换商品也是琳琅满目,非常契合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整治和打击山寨商城“积分清零”之类营销骗局,需要我们共同构筑和夯实全民“免疫”屏障——从立法角度来讲,虽然当前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已经纳入同一制度进行规范管理,但是针对 “积分清零”之类看似“合规合矩”的营销骗局,也需要我们像整治骚扰电话那样,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标记拦截,从源头堵住这股“暗流”。同时,政府和警方一方面需要强化宣传警示,提升广大用户的消费防范意识;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大打击力度,让不法分子得到精准打击。对电信运营商而言,要进一步做好相关知识普及,形成常态化宣传警示,让骗局中的专业化操作手法变成用户心知肚明的常识。最值得提醒的是,作为消费者要多留心眼,遭遇此类短信,不妨先拨打电话咨询,详细了解商品兑换流程和条件。尤其是涉及个人身份证号码、银行手机预留号码、银行账号等信息,用户务必谨慎行之。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当前,我们正在大力共建绿色网络环境,绝不容许如此骗局大行其道。归根结底, “积分清零”之类营销骗局并不高明,只要我们多方合力而为,扎紧制度藩篱,筑牢安全防线,如此骗局就难有可乘之机,乃至销声匿迹。在营造清朗网络生态空间的时代洪流中,这是必然的结局和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