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河南经济报 首席评论员 温献伟
近日,在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举行期间,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葛皖镝博士的一番感言让人印象深刻。他认为,大众在合肥投资新能源汽车项目,一个重要原因是基于这里有良好的产教融合和“种子工程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将人才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时代舞台,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而且也能够大力提升产业发展质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各地争相出台一系列揽才计划,为地方产业振兴和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不过,由于我国产业发展快速迅猛,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由此导致总量供不应求,尤其是高校毕业生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因此,呼唤更多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破土而出,充分发挥人才“蓄水池”功能显得尤为紧迫。
可喜的是,这些年来,不少高校持续发力相关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学生就业和企业引才双赢之路。当地能够引入新能源汽车项目,就是得益于其勇于探索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有效破解产教深度融合体制机制难题。产教融合赋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让每一位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成为助推产业发展的优质“种子”,从而聚合优势资源,打造强势平台,创建人才高地,最终形成“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的喜人格局。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吸纳优质人才资源是重要基础。当地的成功经验再次启示我们,只要聚焦改革,靶向发力,更加卓有成效地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做好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实现人才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就能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输入优质“种子”,在通过聚才引智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助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