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河南经济报 首席评论员 温献伟
近日,优酷“1元会员”退费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在优酷视频首页弹出的“首月1元”弹窗广告上,有一行小字说明“首月1元/月,后11个月12元/月”,直到点开充值详情页面后,才能看到“开通未达12个月,按25元/月缴补差价”的字样。
App自动续费套路由来已久。针对这一“重症沉疴”,其实我国也并不缺少法律法规约束,以及专项治理整顿。譬如,《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和《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应当为消费者提供显著、简便的随时取消或者变更的选项,并不得收取不合理费用”“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的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而在2022年底,中央网信办曾组织开展“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专项行动,从严整治应用程序设置卸载障碍、强制自动续费等严重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
然而,让人稍感遗憾的是,App自动续费套路在如此高压的管控下,不仅依然“坚挺”,而且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据报道,媒体曾随机调查了50款市面上常见的App,很多都存在自动续费套路,“续费容易退出难”成为目前App平台有悖于法律法规的一项重要盈利模式。
App自动续费套路之所以难以铲除,无外乎两方面原因。一是平台和用户之间横亘信息壁垒,信息严重不对称,导致用户在平台持续“利诱”之下进入圈套。二是续费金额通常不大,全年计算下来最多一二百元。但用户想要维权时却发现,程序烦琐、费时耗力,甚至还需要跨地域维权,造成维权成本过高。本着“吃一堑长一智”“小事化了”等心理,无奈之下,很多用户最终选择放弃维权。
由是观之,想要破解App自动续费套路,除了法律法规约束规范和开展专项行动等真招、实招之外,还需要打出硬招。正所谓“打蛇要打七寸”。只要抓住问题的“命门”所在,就能见招拆招,一击必中。
因此,当务之急,不妨借鉴这些年在消费领域行之有效的“反悔权”,通过在国家立法层面出台更具操作性的法律法规,赋予消费者反悔权益。具体而言,就是强制性要求App平台在一级页面设置“取消自动收费”入口按钮,让用户在一定时限内针对自动续费作出理性判断和最终选择。此举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用户合法权益,一方面有了“反悔权”这个制衡利器,也能够促进平台规范经营,优化盈利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两者相得益彰,平台经济才能更好地健康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