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河南经济报 首席评论员 温献伟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据报道,在利益驱动下,一些网络祭祀平台乱象频出:有的纵容用户给活人乱建网墓,将网络祭祀变成网络暴力;有的对反面角色等堂而皇之地加以祭拜,公然挑战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一些祭祀平台开始设置“香火排行榜”,祭拜品越多,纪念馆排名就越高,并设计了复杂的供品道具和套餐体系,诱导祭扫者充值打榜,把网络游戏、直播的“规则”引入祭扫活动,让本应严肃的清明祭奠跑偏、变味儿。
清明节文化的核心内涵是慎终追远,蕴含着感恩纪念、敬畏生命的精神特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网络祭祀平台应运而生,因其无可替代的优势,成为不少人在清明时节祭祀亲人、追念先祖的首选。然而,也正是网络祭祀平台被赋予了特殊属性和意义,从而让某些无良商家从中看到了“商机”,将平台视作“摇钱树”和“聚宝盆”,想方设法设置各种套路和陷阱,利用祭祀者的情感进行道德绑架,从中牟取不义之财,导致行业乱象丛生,公众诟病久矣。
网络祭祀体现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一方面,平台提供社会化服务,合理收取费用,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新需求,也促进了平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平台改变了传统祭祀方式和理念,营造了移风易俗、低碳环保的清明新风尚,对于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有裨益。因此,在网络祭祀成为人民群众一种重要情感需求的今天,我们决不允许各种乱象大行其道,决不允许绿色文明的网络祭扫遭到污染。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遏制和整治网络祭祀平台乱象,除了广大网民要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之外,相关部门更要尽早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为平台画红线、立规矩,实施动态巡查,发现违规违法行为及时介入,严肃查处,倒逼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再者,网络祭祀已经成为一种时代发展必然。因此,在网络祭祀平台商业化的选项之外,政府部门还可以探索尝试建立公益性网络祭祀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增值”服务,更好地促进网络文明祭扫成为一股清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