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刚鑫雨 石丰周
7月5日下午,炎炎烈日。在汝州市农科所试验田里,几名“农科人”有序散开,相向而行,正在为今年新培育的玉米种苗定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咱这是试验,株距、行距都要严格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试验的准确性、科学性,这也是选育优质种子的基础。”该所七级职员高陆卫正和大家认真地分析玉米苗长势。
记者在现场看到,35亩的试验田被纵横分成均匀的小块,不远处还齐刷刷种植着品种红薯、花生,不同的农作物让这片田地充满生机。
而在一个月前,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模样。变化,源于一次巡察和一份整改建议通知书。
今年6月5日,汝州市委第八巡察组入驻该市农科所开展常规巡察,对农科所“把脉问诊”,帮助查找问题并督促整改。在走访过程中,巡察组发现农科所存在档案管理缺失,科研项目、农技成果资料散落等问题,并现场指出问题症结。
“通过巡察整改,我们已经逐步对先前的科研成果进行归拢、分类、装卷并集中存放,一方面便于保存查阅,另一方面让科研成果、工作成效实验数据成为专家们业务交流的依据。”该农科所副所长张海洲说。
除了让试验田“活”起来,让档案管理“流动”起来,巡察组为农科所带来的另一个变化也十分喜人——重新恢复实验室功能。
“6月是小麦收获的季节,继投身‘夏收’之后,农科所农技专家目前正经历着自己的‘丰收季’。”农技专家霍向民告诉记者,夏收后的试验才是属于科研人员真正意义上的收获。
作为一名资深“农科人”,能重新坐在干净规范的实验室里做实验,霍向民打心底里感谢巡察组。
先前实地察看,巡察组发现该所实验室存在长期闲置、物品杂乱堆放等情况。“巡察并不是找茬,而是为了和被巡单位实现同频共振,找准病灶、对症下药。”该巡察组组长连宏志说。
6月底,经过重新完善制度,明确管理人员,对仪器设备和实验药品等分类规范摆放;对固定资产登记造册,规范管理等措施恢复了实验室原有功能。如今,实验室的恢复让农科所所有员工振奋,培育新的优质种子成了大家共同的新目标。
“巡察是送上门来的体检,帮助我们查找差距和风险,防患未然。让我们及时整改,丢掉包袱,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该市农科所党支部书记甄丰国深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