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这个概念恐怕现在的年轻人都没听说过。其实这个东东还有一个通俗的名称,商务通。当年,“手机、呼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曾是红遍大江南北的广告语,手里拿个PDA也是很时髦的事情。为什么一个都不能少?因为这三样东西代表了消费者基本的通讯需求,手机用来打电话接电话,呼机用来接短信,商务通用来记录联络人信息。
现在,呼机不见了,商务通也不见了,他们的功能早就被整合到手机里了。不但如此,电视的功能、电脑的功能、上网的功能,以至于订餐、订宾馆、订机票火车票等功能,也统统被整合到手机里了。
在PDA如日中天的时候,笔者也曾对这个行业有过关注和采访,其中一个细节令笔者印象深刻:有一家PDA制造商,很敏锐地发现了自己的短处,因此要求手下的技术人员将PDA的电话本记录功能整合到手机里面去,造一个PDA手机。结果,这家企业的技术人员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得出一个结论,太难了,做不了。
为什么做不了?原因很简单,隔行如隔山。相对于PDA的制造,手机是另外一个行业,技术含量要复杂得多(至少当时如此)。
你把自己的触角伸进了别人的地盘,想占一块地儿,分一杯羹,哪有那么容易。所以,经济学的定律之一“坚守自己的主业”,是十分有道理的。
贾跃亭的乐视,它的主业是什么,笔者并没有一个十分清晰的概念,和互联网有关,和终端有关,大概是没错的。和汽车的关联度不大,大概也是没错的。
因此,当各路消息纷纷传说,乐视要造车了,笔者也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当年那个想把电话本整合到手机里的企业,觉得双方有点类似,觉得乐视似乎有一种任性的嫌疑。笔者觉得,相对于贾跃亭和他的乐视,汽车制造这个行当,不但隔着山,而且隔着水,“山一程、水一程,千山万水看不清。”
而贾跃亭呢,看起来是个不信邪的人、一个认死理的人、一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人,一句话,一个干事业的人。而且,他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土洋结合的大手笔,一方面和本土的北汽合作,一方面和国际顶尖的阿斯顿·马丁合作。这两家企业,将来都是乐视的代工。
根据媒体的报道,乐视汽车的全球研发团队已经超过700人,其中北美400余人。首轮样车试制已经结束,其超级汽车概念版将在明年北京车展上亮相。
在贾跃亭看来,乐视超级汽车是这样的:“代表当时、当下科技的最高水准,把所有最顶尖的产品、最顶尖的元器件组合到一起,形成完美的融合,制造出极限科技汽车产品;创造一个全新的互联网交互场景,畅想你能够坐到这辆车后,从半自动驾驶到自动驾驶,从家里互联网状态跳入到另外一个移动驾驶状态,全新的互联网售后产品,打造出完整的互联网智能生态系统。”
说实话,这样一段描述,笔者并没有完全看明白。
在没有见到动力强劲、外形美观的真车之前,乐视汽车不会给人深刻的印象。
倒是贾跃亭的“赌”性,十分抢眼。
10月27日,媒体的报道,截至当日,贾跃亭共持有公司7.83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2.18%,其中已质押股份6.09亿股。
10月30日,媒体再报道,贾跃亭减持股份1亿股,套现32亿,所得资金将全部无息借给上市公司。
仅仅以上两组数据相加,贾跃亭质押加减持共7.09亿股,占9成了(还有没有其他的,笔者也懒得查了)。
老贾,真是豁出去了,惊天动地赌一把!他能赌赢吗?
至少在汽车这个项目上,笔者抱持相当程度的怀疑态度。
6月17日,知名学者刘姝威发表了《严格控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减持套现》一文,文中提到贾跃亭减持套现约25亿,建议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减持套现应该提前一个月公示。该文引起热烈反响。
不到一星期,刘姝威又发布了一份乐视网分析报告,其总体观点,是认为乐视的烧钱模式难以持续。
刘姝威表示,自从2014年6月牛市启动以来,创业板上市公司经常提到“故事”、“概念”,以及“故事”和“概念”的“想象空间”。她质疑,当一个证券市场靠“故事”和“概念”的想象空间吹高股价,根本不提投资者的收益回报,大股东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任意减持套现巨额资金,这个证券市场还能够运转下去吗?
刘姝威的质疑,发人深省。
乐视的汽车,是不是一个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