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官方近日正式提出“供给侧改革”,中国经济改革的主流视角正在从“需求分析”转向“供给分析”。18日在北京举行的“《财经》年会2016”上,“供给侧改革”成为讨论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从经济的长期增长动力入手,提高劳动力、创新、制度等要素的供给成为经济学家讨论的热点。
近日举行的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称“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一概念为“十三五”经济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经济决策的出发点将从重视扩大需求、进行短期刺激,转向重视要素供给,进行结构性改革。
“分析长期趋势的框架,应该是从供给侧出发。之所以经济下行,原因是供给侧发生了问题,包括劳动力供应的变化,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下降”,在论坛发言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表示。
吴敬琏认为,从需求侧也就是“三驾马车”去解释,认为增长或产出是由需求总量决定的,这种需求总量的变动往往是短期的,或者周期性的。而从供给侧、从增长的动力包括新增劳动力、新增资本和效率去分析,则可以看出一个长期的趋势。
他表示,当前没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原因在于存在体制性障碍,答案是要通过改革消除这些障碍。要使得明年的经济情况获得改善,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效率,特别是通过创新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表示,供给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代表的自然资源、资本、创新力量、制度体制安排等,前面三项在经济体中等收入阶段之前,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过了中等收入阶段以后,更多需要强调的是后面两项,即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要提升要素的有效供给,必须在改革方面有一系列的考虑,贾康表示,比如在人口政策和人力资本培育方面,应对现实问题,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放开两孩,后续还将动态优化整个人口政策和人口发展战略。
“中国现在一定要抓住不放的是制度的供给”,贾康强调,比如正在实施的简政放权,减少审批,这些改革措施的绩效真正体现出来,必须结合体制框架,才能真正转变政府职能,降低运行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通过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激发制度潜力和活力。
“人口红利”的消失,带来中国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进而造成潜在增长率的下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认为,“十三五”期间,中国劳动力供给不足和结构性问题还将进一步暴露出来,面对这一困难,户籍制度改革是改革红利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稳定农民工就业,就可以提高劳动参与率,保持劳动力的继续转移,增加资源配置效率,保持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增长。
产能过剩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严重瓶颈,对此,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白重恩认为,尽管有些行业有严重的产能过剩的问题,但并不是总需求不足,而是供给的结构不能满足需求结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这就要求对供给结构进行调整。一方面要通过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资产重组,使它恢复青春,继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培育新兴力量,逐步替代传统产业的衰减。
“明年一定需要推进供给侧的调整和供给侧的改革,特别是要推进工业结构的调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表示,钢铁、水泥、煤炭、油气、有色金属、玻璃等上游产业的利润下降幅度最大,利润下降也最明显。上游板块要进行比较大力度的结构性调整,这种调整要跟国有企业的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还要建立有效的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