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3月2日),出于对政府债务、外汇储备下降和改革前景不确定的担忧,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Investors Service)将中国的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穆迪发布声明称,中国政府的财政实力正在减弱,而且未来需要承担一些地方政府、政策性银行和国有企业债务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穆迪还称,资本外流之际,中国外汇储备下降,凸显出政策、汇率和增长风险,而如果未能实施改革,则可能削弱决策者的公信力。
不过,中国目前的AA3评级依然为穆迪评级体系中第四高主权评级,,高于垃圾级七个级距。
万万没想到!此举竟引来无数“骂声”
对此,新华网随即发文进行了强烈反驳,其称此番穆迪下调中国评级展望的操作反映了一些海外机构对中国经济的某种习惯性看空。这种误读在于缺乏用动态和发展的眼光看中国财政的稳健度。西方评级机构的信誉早已备受质疑,其权威性和重要性均在下降。
文中称,长期以来,西方评级机构把持着信用咨询市场的垄断地位,利用信用评级对西方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一褒一贬,人为制造“融资剪刀差”。穆迪评级有失公允,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并且缺乏前瞻性。
中国官方评级机构大公国际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大公维持对中国的本、外币信用评级AA+和AAA, 展望为稳定。中国政府稳步推进结构性改革,经济下行风险可控,中央和各级政府债务负担虽有上升,但处于合理区间,政府具有很强的本、外币偿债能力。
此外,对于穆迪调整的评级,Natixis SA驻香港大中华区高级经济学家Iris Pang表示,“不认同穆迪的这一行动,这太悲观了。
Pang预计,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是稳定的,政府将继续运用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来支撑经济。穆迪下调评级展望不会对人民币或股市产生“重大影响”。
彭博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欧乐鹰与彭博经济学家陈世渊撰文指出,穆迪把中国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降至负面的举动是时局动向的一个信号,因为中国的债务越积越多、经济增长减速、外汇储备下降,都让市场神经紧绷。
不过鉴于中国的海外举债金额微不足道,国内银行不大可能被穆迪的决定所左右,此举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影响。
招银国际证券驻香港的策略师Daniel So则称,穆迪下调中国信用评级展望的决定不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市场大致料到了这一幕,大家都能看到中国的债务问题,存在很多的风险;这个消息可能并不让人意外;股市情绪近期一直在改善,因此应该不会受到冲击;政府债也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渣打驻香港高级亚洲利率策略师刘洁称,最近各个期限的离岸人民币国债交易不活跃且缺乏流动性,因此对穆迪下调中国展望的反应平淡。下调评级展望更多是影响市场情绪,在外汇市场更明显反映出变化。
备受争议的中国债务问题
穆迪预计中国政府债务2017年升至相当于GDP 43%的水平,中国政府财政实力将进一步减弱,落实改革的能力存在不确定性,支持6.5%经济增长目标的政策可能放缓国企改革。
而新华社显然并不赞同此种观点,其引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佔GDP比重高达32%。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仅为2.3%。种种指标充分表明,中国政府的偿债能力远好於许多西方主要经济体。
大公则预计2016年中国各级政府财政赤字率将由2015年的2.0%扩大至3.4%,“十三五”期间各级政府的赤字率平均为3.3%。这次积极财政政策与2008年底以来的财政刺激政策显著不同,它是以减税和提高民生支出为主,增加基础设施投入为辅,资金利用效率的提高将增强财政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从而巩固经济增长、稳定政府偿债来源。
不过,就像民间智库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表示的那般,虽然一个GDP总量超过10万亿美元、仍维持着近7%经济增速的国家,在想象中肯定不会是一个存在风险、主权评级可能被下调的国家,但在国际评级机构看来,中国就面临着由于债务引发的潜在降级风险。
那么,到底要不要为中国债务担心?根据国际机构的有关数据,中国的债务水平正在迅速升高。据麦肯锡公司研究报告,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债务规模自2007年以来已经增长4-5倍,目前债务占比重已经达到290%,为2004年以来最高水平,而这其中更多是受到企业债务规模攀升所致。数据显示,非金融企业债占GDP比重达到132%,而金融机构债务量次之,为68%。
可见, 在中国的三类债务——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和私人债务中,中国的企业债务风险才是最大的,也是最该关注的。据华尔街日报,中国企业债占GDP比重已经升至160%,仅低于新加坡,但显著高于大部分国家的水平,而2008年时还只有98%;2009年以来企业债务急剧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5%。预计这些债务中的60%左右来自国有企业。因此,未来中国债务问题恶化,很可能首先从企业债务爆发。
穆迪下调中国评级的举动或许真的太过悲观,但无法否认的是,中国在维持庞大经济体以中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债务水平的确是在不断上升的,尤其是随着经济的不景气,中国企业债务正不断恶化,带来银行坏账不断增加,这正加大中国未来出现债务违约的可能性。
(本文整合自凤凰国际iMarkets、FX168财经网、新华网、金汇财经等)
返回21财搜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