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智能投顾业务在今年年底迎来大调整。多家银行纷纷按下了智能投顾业务的“暂停键”。
智能投顾业务的暂停将对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投资者在未来参与智能投顾时,又该如何进行选择?
01
多家银行近期宣布
暂停智能投顾业务申购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作为首批3家基金投顾试点银行中的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均宣布暂停智能投顾产品的购买功能。除此之外,中信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也纷纷按下了智能投顾业务的“暂停键”。
业内专家表示,此举与近期多地证监部门下发的《关于规范基金投资建议活动的通知》有关。
多家银行表示,已经在根据规范加紧调整改造。目前银行主要暂停了智能投顾产品的申购与购买功能,大部分银行发布的公告中显示,原持仓客户可继续进行资产运作及赎回。
02
监管政策频出
投顾业务将迎来“正规军”时代
普益标准研究员李子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此次商业银行暂停智能投顾业务,主要与监管出台的相关基金管理办法有关。近日,多地证监部门下发了《关于规范基金投资建议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基金投顾提出新的指导要求。
《通知》表明,基金销售业务附带提供基金投资建议活动,应遵循基金销售业务基本法律关系。这意味着,未获得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的机构,不得展开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建议。
此外,《通知》要求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应在年底前,令存量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建议活动满足《通知》六项要求。除此之外,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应当于2021年12月31日前将存量提供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建议活动规范为符合《试点工作通知》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同时,不具有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资格的基金销售机构应当于2022年6月30日前将存量提供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建议活动整改为符合前述法律关系的基金销售业务。
某基金销售公司负责人表示,《通知》是针对基金组合市场的重磅规范。此前行业内也多次传出过相关监管思路,这有利于基金投顾业务的规范发展,可以说是投顾业务“正规军”时代的到来。
“智能投顾暂停是为了配合监管要求,有助于规范行业发展,优化市场竞争格局。”李子鑫在接受采访时对《金融时报》记者提到,“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更好地维护了投资者权益,智能投顾的不断完善也可以更加高效地指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03
智能投顾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金融场景与科技的高度融合,依托智能算法,为用户生成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资产配置建议的智能投顾在近几年开始备受青睐。
智能投顾的出现一方面有效拓宽了投资者参与金融市场的渠道,为居民财富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加智能、便捷的服务方式;另一方面,也大大提升了行业服务效率,推动了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
当前,银行、券商、基金和第三方机构纷纷进入智能投顾的赛道,市场上各类产品层出不穷。根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今年7月16日披露的信息,自2019年开展试点以来,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的机构目前合计服务资产已逾500亿元,服务投资者约250万户,基金投顾客户中保有3个月以上的客户复投率超过40%,试点效果已初步显现。
在商业银行中,招商银行的“摩羯智投”是最早推出的智能投顾产品。据招商银行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10月底,“摩羯智投”已经累计服务客户超过20万,累计销售规模超过140亿元。
但是,作为人工投顾的替代品,智能投顾也给投资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风险。“目前商业银行对于智能投顾尚且处于一个探索期,使用的一些算法模型尚未成熟,出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考虑,很多银行才暂停了此项业务。”李子鑫对《金融时报》记者说。
证通财富投研组的孟轩此前也曾表示,当前我国风控体系的健全程度跟不上智能投顾的自动化程度,趋势投资模式也不适应国内的散户市和政策市。
面对智能投顾业务的变动,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和审慎的态度。李子鑫建议投资者未来“在参与智能投顾时,应积极了解理财知识,根据客观情况,结合投研、配置等因素,选择与自身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的产品”。他建议,投资者不管做任何品种投资,都应该树立风险意识和长期投资理念,避免投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