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带着俩孩子在郑州流浪,牵动着郑州热心人的心
一女子带两个孩子在郑州流浪,引发郑州全城搜救 孩子的母亲疑有精神病,被送进医院
孩子父亲:一碰孩子,她就拎刀砍我,家里穷,四个孩子两人分开带
两个孩子中最小的才半岁,体重还不到正常婴儿的一半
大人怄气流浪 苦了这俩孩子
后来,孩子被送往母亲老家 专家:孩子周围的社会支持系统出了问题
河南商报记者
张君瑞/文 网友/图
一女子带两个孩子流浪郑州街头,网曝“孩子没母乳、没食物,‘命在旦夕"。继南京幼女饿死后,此事再次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警方找到母子三人后发现,半岁孩子严重营养不良,体重2.7千克,还不到正常婴儿的一半。女子为何流浪?家属来接,她为何不愿回家?河南商报记者全程追踪,记录母子三人流浪背后……
爱心
网友、民警
救援流浪母子
一个三十来岁的女子,抱着婴儿,拉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流浪在郑州街头。
多名网友在微博中称,女子精神恍惚,孩子穿着棉衣。婴儿脸上被蚊子咬得都是疙瘩,老远就能闻到一股酸臭味儿。她平时从公厕接自来水给孩子喝,没有母乳和婴儿食品,孩子“命在旦夕”。
6月28日上午10时许,有网友在微博上呼吁:“希望有关部门尽快行动起来,不要让南京小姐妹的悲剧在郑重演。”
当日下午6时许,郑州市公安局发布信息:郑州警方已予以关注并指派巡组查找,如市民发现相关线索请及时拨打110。
当晚10时许,郑州市公安局火车站派出所民警找到了母子三人,并把他们安置在火车站东广场的临时救助站。
次日中午,郑州市公安局称:该女子不愿和任何人沟通,并拒绝民警和周围热心群众的帮助,考虑到两个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目前民警已配合民政部门将其三人送往郑州市救助管理站(以下称救助站)。
转折
见到亲人,却不愿回家
救助站任姓值班人员称,女子被送来时,精神恍惚,不愿与人交谈。中午吃了点儿饭后,就拉着孩子,呆坐在凳子上。
过了一段时间,她给母亲打了电话。其母王氏带着孙子小王赶到郑州后称,女子名叫小丽,34岁,平顶山人,7年前去河北打工,和南阳唐河的一个男人好了,没结婚,但育有几个孩子。
她说,小丽之前也嫁过人,但离婚了,孩子留给了前夫。小丽十八九岁时,精神开始不对头儿。
在救助站,家属及救助站工作人员好说歹说,让小丽坐上了开往火车站的救助车。但到了火车站售票厅门口,她却不愿离去。
叹息
身上穿的棉衣散发出酸臭味
火车站东广场售票厅门外,小丽坐在售票厅门内破旧黑脏的行李包上,眼睛直直地看着前方,靠近她及孩子,就能闻到一股酸臭味儿。她发型圆寸,上身穿一件格子棉褂,下身穿着黑色线裤,衣着与炎热的天气极不搭配。
两个孩子身上也都穿着厚褂,其中两三岁的孩子,还穿着棉鞋。在小丽怀抱中的孩子皮包骨头,脸上起大片红疙瘩。
直到民警把两个孩子与小丽分开,俩孩子都不声不响也不哭,睁着大眼看众人,偶尔还冲人笑。
记者买来的两瓶水,她和孩子也只喝了一口。随后,当王氏再次劝她回家时,她从大孩子的手中夺过水瓶,大步走到门外,把水倒掉,扔掉瓶子。回到行李包旁,她便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一中年女子给孩子香蕉,她则赶紧用手挡着,冷峻的眼神,让中年女子不知所措。
讲述
母亲:女儿受气外出流浪
小丽为何流浪街头、不愿回家?她的母亲王氏说,这是因为女儿心里憋着气。
她说,前段和小丽好的那名唐河的男人和小丽生气,男的“不要她了”,小丽才离家出走。这气还没消,小丽又在河南濮阳被怀疑“拐卖儿童”。另外,王氏说,小丽跟她说在火车站东广场有人打她,但没人管。
小丽的脸上确有伤痕,但何时、何处、何因受伤,她却保持沉默。
如何确保孩子安全、妥当安排小丽,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商量,火车站派出所相关负责人问王氏:“把你闺女先送精神病院,把孩子赶紧送到儿童医院检查检查,你来照顾孩子,中不中?”67岁的王氏噙着泪说“中”。
孩子父亲:一碰孩子她就砍我
民警把小丽送进了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昨日,该院一名护士称,通过检查,小丽近来饮食不健康,至于精神方面,还需进一步检查。
和小丽在一起生活的南阳唐河人,40岁的常先生说,他和小丽生活已有7年,有4个孩子,两个跟着他,两个跟着小丽。
至于为何“不要他们了”,常先生称:“一碰孩子,她就拎刀砍我,现在头上还有疤呢。”
常先生说,他在保定做装卸工,家里养不起4个孩子,只好这样分开养,他也没办法。
进展
两个孩子已被送往老家
小丽的两个孩子被热心市民耿先生送进了郑州市儿童医院。
登记姓名时,王氏只知大点儿的孩子叫常二帅,而小的叫什么,她也不知道。想来想去,王氏“呵呵”笑道:“叫‘常笑’吧。”
经协调,医院免去了两名孩子的一切费用。给常笑测量体重时,郑州市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医师郭振华发现,已半岁的常笑,体重只有2.7千克,严重营养不良。“平常半岁大的孩子,一般都在7千克左右,刚生下的孩子一般也有3千克。”
所幸,经过检查,身体其他无碍。昨日中午,大豫网工作人员和耿先生开车,把王氏和两个孩子送回了平顶山老家。
但小丽和两个孩子的命运会如何发展,家庭谁来救济,一切都还不得而知。
观点
社会支持系统出了问题
民间知名公益人士黄雪涛说,给孩子的母亲创造一个善意的心理环境,让她知道孩子过得很好,体会到身边有人支持她,能减少非自愿的行为发生。
她认为,这不仅仅是生理上“病”的问题,这牵涉到个人监护能力部分缺失,以及背后的家庭问题。“这不是救助站、医院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综合家庭等多方面因素解决。 ”
在她看来,这是孩子周围的社会支持系统出了问题。“社会要帮助他们组织身边的资源,站在母亲的角度、父亲的角度、孩子的角度等多角度思考,可能需要心理服务、 精神卫生的医疗服务、法律服务等。”
黄雪涛建议,政府应该提供这种综合性社会工作服务,帮助困难者组织身边的资源,来解决问题。
(线索提供:高先生,稿酬100元,报料电话:0371—86088666)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