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年货”
过大年备年货,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但家住平顶山市鲁山县董周乡双庙村的杨留强、杨东晓父女,却还在为过年能不能割上几斤肉而犯愁。
昨天,这个故事见报,河南商报记者全天电话不断,不少爱心人士咨询捐款、捐年货的方式,还有不少人问,“你们‘暖冬圆梦’报道那么多贫困户,他们年货备得咋样了?”
昨天,河南商报《陪你去办事儿》栏目“暖冬圆梦”报道组派出4路记者,回访贫困人家,听听他们关于年货的故事。
暖冬回访
壹
拾荒奶奶胡风英
去年年货只有两斤肉
今年春节不愁吃的
还记得九旬拾荒奶奶胡风英吗?
河南商报“暖冬圆梦”栏目报道了94岁的她为给患病的女儿攒手术费,每天捡拾废品,一天从未吃过三顿饭的故事后,引起读者和网友的广泛关注。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爱心汇聚郑州,送到了胡风英老人的手中。
有从上海邮寄过来的四纸箱米、挂面、油和腊肉;有从深圳邮寄过来的棉袜、腊肉和米;有从辽宁邮寄过来的衣服;还有郑州市民送去的羊肉、牛奶……
看着家里各种吃的用的东西堆成“小山”,胡风英高兴坏了。
她说,几十年了,今年的年货尤其丰盛。
“去年年货只是两斤肉,包的饺子吃了两天,今年东西太多了,我都害怕放坏。”胡风英说。
有人给老人送来吃的用的,有人不远千里给老人捐钱……点点滴滴的爱心,老人都记在了心里。
“谢谢大家,我知道大家都不容易,这些东西够我用了,不要再浪费钱给我买东西了。”老人拉着河南商报记者的手一个劲儿地叮嘱,让把她的话带给好心的人们。
贰
鲁山县杨东晓家
爱心年货即将到达山村
“您是报道鲁山县贫困户杨东晓家的记者吧?我们想帮他们买年货。”昨天,类似的电话,河南商报记者接了56通,有省内郑州、洛阳、新乡、周口、平顶山等地的读者,更有江苏徐州、湖北荆门、江西吉安、四川成都、天津市、浙江温州、甘肃金昌等地的好心人士。
在苏州开公司的姚先生老家是汝州的,离杨东晓家所在的鲁山县并不远,他说,春节回家后一定要抽时间去给这孩子买点年货;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的韩奶奶说,村里有150亩地,种植葡萄、苹果等,欢迎杨东晓父女搬过去帮他们种地,家里生活、孩子上学全不用愁。
本周四,河南商报记者将和爱心企业、单位带着丰盛的年货回访这个家庭,同时,将转到记者手中的爱心捐款当面交给父女俩。
“听到小女孩儿在电话里说‘谢谢叔叔’,我心头一酸。”一位不愿具名的河南日报资深记者说,他转去500元钱,并嘱咐杨留强多给孩子买点吃的,还将河南商报稿件转载在媒介观察类微信公众号“星期八观察”里,并加感言云:“关注民生,是媒体的职责。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目光永远不能离开普通的人民群众。”
叁
四年没下楼的兄弟俩
新年 他们想要件新衣服
您还记得四年没下过楼的郑州截瘫兄弟吗?
今年1月,河南商报“暖冬圆梦”关注了租住在郑州西干道附近的发发、佳佳兄弟俩,因患痉挛性截瘫,他俩下肢无法走动,四年没能下楼,被困在一间10余平方米的阁楼里。
《河南商报》报道后,兄弟俩的愿望很快被认领,一家爱心企业为不能走动的兄弟俩赞助了轮椅。第一次坐上轮椅的发发和佳佳高兴坏了,在热心人的帮助下,他们第一次“走”上了门前的西干道上。
虽然有好心人捐助了钱和文具,但对于这个为给俩孩子看病陷入困境的家庭来说,“年货”仍是一个落不到实处的词儿,能吃上一顿有肉的年夜饭,兄弟俩就觉得很满足了。
几年来,兄弟俩没添过一件新衣,也拿不到这个年纪的孩子最喜欢的压岁钱。
父亲王宝军说,家里的支出没有买衣服这一项,“别人给的衣服都好好的,能穿。”
如果您愿意献出爱心,为截瘫兄弟购置新衣,请联系我们。
河南商报记者程亚龙:
18623713958
肆
挣钱给弟弟看病的她
家里又遇不幸
谁帮他们置办年货
还记得刷盘子、卖报,给患白血病的弟弟小雨赚医药费的17岁高中生童童吗?
上个月,《河南商报》“暖冬圆梦”报道发出后,不少爱心人士给童童家捐款、捐物。
但临近年关,童童父亲连庆新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年估计也要在医院过了,准备啥年货啊……”
原来,就在上个月,童童爷爷又被诊断出肠癌晚期,癌细胞现已扩散到了肺和肾。由于他已年过八旬,不能进行手术和化疗,只能靠吃中药治疗。
连庆新叹口气说,2015年,家里遭遇太多变故,先是童童奶奶病逝,后是童童弟弟小雨住院,现在童童爷爷也得了癌症。
去年此时,像平常人家一样,连庆新和老婆,去市场割点牛羊肉,买点瓜果,再给孩子置办两身新衣服,等着过年。可今年,连庆新说,“哎,今年啥也不弄了。”
如果您想帮助这个家庭,或者想给他们置办一点年货,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代您转交。
河南商报记者吴智星:
18539271543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