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全国多地遭遇强降雨天气。尤其是河南的特大暴雨,更是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在救灾现场,不仅有救援队伍冲锋陷阵,其中高科技救援设备在抢险救灾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对及时恢复受灾地区通讯、通水、通电、通气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为灾区打通生命通道保驾护航。
从贵州到河南飞行1200公里 翼龙无人机化身高空基站
7月20日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遭到强降雨影响,通信光缆冲断,通讯基站失效,这直接导致米河镇对外失联长达24小时。
随后,一条无人机发来的短信,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希望之光,一架中国翼龙2H无人机从贵州飞到米河镇,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长达5个小时的移动信号覆盖。那么这是一架怎样的宝藏无人机呢?
翼龙2长约11米,翼展超过20米,最大起飞重量约4.2吨,巡航时长约20个小时,H型为应急救灾型,它能用于灾区探查,灾区物资应急投送,最重要的是它能定向恢复50平方公里的移动G网络信号,还能建立覆盖1.5万平方公里的音视频通信网络,因为它身上有四件新科技:合成孔径雷达、光电吊舱、卫星天线以及应急通信保障吊舱。合成孔径雷达和光电吊舱就相当于无人机的眼睛,能够识别障碍物,并能穿透云雾将灾区成像,实时传回指挥部。卫通天线则用来接收卫星传回的信号,承担通信任务主要就是应急通信保障吊舱,其实它就相当于一个空中基站。
翼龙无人机穿云破雾两次,飞抵暴雨中的郑州,不仅为米河镇打通了一条应急通信保障生命线,更为深陷洪水之中的“孤岛”——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广大患者点燃了生命之光。
上天入地 科技在救援中显神通
除了翼龙2H无人机,还有很多“新科技”在这次灾害面前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龙吸水”排涝车,1个小时可排干相当于1米深、占地3000平方米的游泳池池水。
“海豚1号”救生机器人,远程遥控操作,轻便易携带,同时拖拽3个成年人也毫无压力。
还有一种应急动力舟桥,有自己的车头和动力系统,能够在三分钟之内快速展开,十五分钟之内就能实现车辆通行或者是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