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到26日,第四届世界声博会暨2021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又在合肥如期举行,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领域的“创新高手”们汇聚庐州,联手奉献一场“创新盛宴”。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的推进和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建设,安徽区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瞄准关键核心技术 安徽68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安徽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安徽创新驱动发展,首先是强化基础研究和重大平台建设,“我们推进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在全国率先布局建设32家安徽省实验室和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成为集聚人才和资源的重要载体。”有了平台,“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合肥光源”攻克恒流运行关键技术等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也开始持续涌现。
在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中,安徽也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采取揭榜挂帅、公开竞争、稳定支持等方式开展攻坚。围绕制约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安徽累计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906项。十三五以来,安徽68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芯片实现量产、国产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航空发动机用单晶叶片、“海丝一号”SAR载荷系统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
“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 “芯屏汽合”逐渐成型
在做好基础科研的同时,安徽也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并以安徽创新馆为龙头,打造“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为了给科研转化注入金融活水,安徽组建运行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已设立总规模达24.46亿元的10支子基金。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十三五以来,安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加快增长,8家高新技术企业获批上市科创板。我省还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招引计划,省级累计扶持274个团队在皖创新创业。“目前,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芯屏汽合’产业体系正在我省加速形成。”
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创新需要优质的环境和充足的人才。近年来,安徽实施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营造优良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我们构建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资本和金融、制度和政策四大创新发展政策体系,并先后出台实施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创新型省份支持政策、大院大所合作、加强基础研究、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等系列政策。”
人才方面,我省则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2016年以来,我省8位科学家新当选“两院”院士,在皖“两院”院士累计38人。此外,安徽还致力于开放协同创新,并全面启动建设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打造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
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安徽全社会研发投入由2016年475.1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883.2亿元,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由6.37件增加到15.4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由3863家增加到8559家,居全国第10位。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2020年更是位居全国第8位。
布局未来产业 我省打造“一心两廊四区”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创新安徽”也在奋力向前。我省不仅在全国第一个出台了《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促进条例》,为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还努力推进科技“双招双引”。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省科技厅牵头组织开展人工智能产业“双招双引”,达成投资合作意向78个,总投资额424.25亿元,其中已签约开工项目5个,总投资额23.25亿元。“我们会优化扶持政策,完善原值回购等退出机制、容损容错等鼓励创新机制,让更多团队来安徽创新。”
科大迅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吸引众多市民。
与此同时,安徽也在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首届中国(安徽)科交会,发布科技成果1043项,签约合作项目金额达282亿元。”2021年1-8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8.7%、23.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5%。
记者还了解到,安徽正在依托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及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等优势创新资源,布局量子信息及未来能源、未来生命健康、未来功能材料等未来产业,打造“一心两廊四区”的未来产业发展格局,“即建设世界量子中心,高新科创走廊和运河生态走廊,科技创新策源区、科技企业孵化区、未来产业集聚区和未来场景实验区。”
建设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地,需要全社会的力量。为此,我省也鼓励高科技企业、高校院所等开展各类创新活动,集聚创新资源。正在举行的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已经是第五次在安徽举行。连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创新团队带着各自的最新成果来到合肥,一方面展示最前沿的技术和产品,一方面在智能化、数字化等领域交流合作,希望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科大讯飞集团副总裁于继栋说,全球1024开发者节致力于用最新最全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促进跨行业链接、多领域碰撞、新技术升级,“进而逐步形成技术创新、应用体验、行业赋能、产学研用为一体的生态格局,助力安徽打造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策源地。”( 肖玲 项磊 见习记者 于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