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12月26日,北京的通勤情况明显复苏,北京网友戏称这是个“全面复工复产的周一”。随着“阳康”群体回归办公区,写字楼里也重新热闹起来。
仿佛是一种写照,这一年,在经历了互联网企业退租潮、疫情干扰之后,伴随着“外资抄底”、“房企抛售”等舆论声音,北京办公楼市场也度过了“深度调整”的一年。
高力国际数据显示,写字楼市场变化包括但不限于:2020年北京写字楼市场空置率达到19.4%,创近10年新高,写字楼市场的租金水平降幅达到8.4%,同样创下近10年新高;2021年,北京写字楼市场全年持续去化,年度净吸纳值突破114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2022年,由于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净吸纳量都是负值,北京写字楼市场年度净吸纳量从2021年的113万平方米快速冷却到-2100平方米。
办公楼市场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北京办公楼市场2022年的深度调整背后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折射。前述机构认为,随着疫情防控的优化,叠加房地产行业利好政策密集释放、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的作用被寄予厚望等,北京办公楼市场的信心和需求将迎来复苏,市场或将强势回归。
互联网企业退租潮
2022年,互联网企业扩张停滞、头部互联网公司办公面积整合等因素,深刻影响了北京办公楼市场的格局。
回溯可以发现,近3-5年,以互联网平台企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不断成长壮大,带来了大量新增需求。
高力国际提供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办公楼市场总净吸纳量高达290万平方米,创造了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新高。
这其中,互联网科技企业的需求最为强劲,在超过5000平方米的大宗租赁成交中,该行业在全办公楼市场一共租赁了超过130万平方米的办公面积。
但2022年年初以来,互联网监管全面深化,头部互联网企业的快速扩张戛然而止,长期受益于互联网企业扩张的产业园市场,随之出现明显调整。
仅2022年第一季度,产业园市场就出现快速降温,互联网科技企业租赁成交占比大幅下降到22%左右,相比以往季度超过50%的成交占比,扩张速度明显大幅放缓。
全年来看,互联网科技企业的租赁成交面积大幅缩减至不足30万平方米,只有上一年的23%。高力国际华北区董事总经理严区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果不是金融行业对于北京办公楼市场的需求支撑,今年的办公楼市场行情将会更加困难。”
2022年互联网企业聚集的北部市场中,中关村(000931)、上地及望京-酒仙桥区域,空置率均持续走高。其中,望京-酒仙桥2022年第三季度甲级市场空置率同比上涨了9.7个百分点,达到了18%;中关村的空置率在近15年首次攀升至10%。
2022年市场行情的急转直下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需求不足和退租面积增多是直接表现,而作为创造最多增量需求的行业,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办公需求大幅萎缩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高力国际华北区研究部负责人陆明表示,互联网科技行业进入转型期,主力租户行业的需求调整将大幅增加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一方面,互联网科技行业发展环境出现变化,流量红利消失,行业进入转型期;另一方面,部分互联网头部企业完成大面积租赁后进入办公空间面积整合期,这些都将影响办公楼市场的整体格局。
“就互联网科技企业而言,整体政策环境已经进入常态化监管阶段,自身行业的流量红利消失,头部平台已经将注重新增用户转变为重视存量用户的留存,客户留存率和客单价的增长已经成为更重要的经营指标。” 严区海补充说,“当自身经营压力增加,收入增速放缓的时候,就算没有行业监管政策出台,互联网企业也已经走到了要直面转型的重要时刻。”
“不过,随着政策设置好发展的‘红灯’和‘绿灯’,行业将迎来更加平稳健康的发展阶段,以互联网科技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企业仍将是未来5年办公楼市场最主要的需求来源。”严区海表示。
办公楼市场或强势回归
回顾商业地产的2022年,一个避不开的话题是“外资抄底”。
有市场人士将黑石、凯德、铁狮门等外资企业在中国收购商业办公、长租公寓、仓储物流的动作,解读为“外资抄底中国房地产”。
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高力国际、戴德梁行和仲量联行的数据均显示,2022年外资公司在中国楼市的投资金额并未大幅增加,投资比重也没有明显上升。
而具体到北京市场,也未出现“外资抄底”的现象,凯德七折拍下博瑞大厦作为个案,这种趋势并不可持续。
高力国际资本市场及投资服务副董事闫寒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截至目前,北京大宗交易市场的成交金额约为250亿元,同比去年600亿交易额有所下降,交易业态以写字楼为主,自用和投资性客户基本对半分,“其中,外资投资占比下降是逐年下降的,今年全年外资投资占比应该低于30%,对比过去几年,数据确实是低了一些。”
“而且北京的抄底机会基本上很少。”闫寒表示,北京的资产相对来说保值性较高,真正的抄底机会并不多。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外资购买北京商业项目的行为,可能是个别项目因为特殊原因出现价格松动,但从整体市场来看,并没有看到价格松动的迹象。
价值韧性较高的北京办公楼市场,2023年也或将跟随经济运行趋势迎来复苏。
2022年第四季度,市场等来了“优化疫情防控,放开经济活动”的政策暖意。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了2023年的重点工作部署,突出了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的重要性,目的在于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在产业政策方面,不仅深处困局的房地产行业迎来了“三支箭”,互联网平台企业也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被寄予厚望,期待未来平台企业向高精尖技术创新领域发展,能够创造更多就业。
陆明表示,宏观政策暖风已经吹起,下一阶段就是将细分政策落实到位,做好市场预期管理,进一步恢复市场信心,而这也是重启办公楼市场需求的关键所在。
展望2023年的市场走势,高力国际认为,需求侧持续回暖可期,但空置率上涨也因客观因素而无法避免。
严区海预计,疫情对于2023年的影响将在一季度之后逐渐转弱,对办公楼租赁市场活跃度的影响也将大幅降低。另外,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保证经济增长的总基调,随着市场转好预期的增强,企业扩张的意愿也会持续改善,有助于办公需求的释放。
与此同时,2023年,北京办公楼市场供应量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拉高空置率。2023年有超过64万平方米的新增甲级项目入市,累积的新增供应压力将集中释放,其中在北部子市场就有29万平方米新增甲级项目,还有近40-50万平方米的待退面积。特别是北部互联网科技行业集聚的子市场,2023年依然会面临供大于求和企业持续退租的影响。
“十四五”期间将是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而互联网企业的转型只是整体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高力国际认为,当头部企业开始调整,而后续的行业生力军还不足以支撑经济和行业发展的时候,就会形成行业发展的空档期,这个时期也是办公楼市场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逐渐上升的时期。“办公楼市场作为产业变革的承载地,见证并享受了产业兴盛带来的发展红利,同样也需要被动地去承受产业变革带来的阵痛,陪伴企业共同成长。”陆明补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