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传感器、拍片“体检” “科技+农业”深度融合 绘出田野好“丰”景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5-03-03 11:08:26

央视网消息:今年,全国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目前,大部分地区冬小麦已进入返青起身期,在拔节孕穗。眼下,河南许昌的348万多亩小麦陆续返青,进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实现单产提升的关键期。今年,当地运用多光谱无人机等智能设备,精确计算麦田水肥需求,让春季田间管理更精准、高效。

这是许昌禹州市顺店镇逍店村的一处高标准农田,多光谱无人机正进行巡田作业。它就相当于麦田的“医生”,通过光谱图为麦田开出药方,红色代表苗情较好,而绿色则代表苗情弱,需要特别关注。通过这些数据,工作人员就可以计算出不同地块对水肥的需求量,因地制宜变量施肥,再结合水肥一体化智能管控系统,可节约人工、施肥等综合成本约15%。这不仅有效降低了种粮户的成本,也避免过度施肥对土壤带来的影响。

当然,光靠多光谱无人机还不够,农技人员还组成春管服务小分队走进田间,结合苗情长势,解答在田间管理时种植户们遇到的各种问题。

河北邯郸:传感器装入耕地 智慧农业助力春管

在河北邯郸馆陶县,冬小麦进入春季管理的关键期,相关部门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助力春耕春管。

邯郸市馆陶县种粮大户闫风波今年种了1000亩冬小麦。这几天,借助智慧农业系统,他坐在办公室里,在手机上通过“馆陶农服”小程序就能直观看到田地里的情况,哪里需要浇水、浇多少水,病虫害的情况等等,对冬小麦的长势了如指掌。

2024年开始,馆陶县在全县范围内安装智慧农业系统,组建了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目前,全县32万亩耕地上安装了3600多套物联网传感器,可以常态化监测土壤湿度、温度、病虫害等信息。采集器汇总这些数据后,再发送至远程服务器,最终呈现在种植户手机终端的“馆陶农服”小程序上。

借助智慧农业系统,种植户可以提前预防病虫害,合理安排灌溉、施肥等时间,精准灌溉较之前大水漫灌节水20%以上,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标签:

猜你喜欢

一把托住150斤的乘客和轮椅 官志苹:洪荒之力是

冲上去一把托住150斤的乘客和轮椅官志苹:洪荒之力是职业本能反应冲上去完全是本能反应,什么都来不...更多

2023-10-25 12:34:55

“皮匠”老汤:用朋友圈守住老店

纸袋子上练调色,一针一线缝皮衣皮匠老汤用朋友圈守住皮服老店天气转凉,汉阳区拦江路148号的皮服老...更多

2023-10-25 12:34:36

重要通知!今晚,油价降了

来源:央视财经根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今天(10月24日)24时开启。据国家发改...更多

2023-10-25 12:34:48

油价“二连跌”来了 连跌走势可否持续?后市观点

10月24日24时,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再度开启。综合市场机构观点,成品油零售限价将迎来二连跌。本...更多

2023-10-25 12:35:25

京剧雅韵遍布山东阡陌乡野 丰富民众精神文化世界

中新网济南10月24日电 (记者 沙见龙)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恨只恨无...更多

2023-10-25 12:35:24

江苏警方“百日行动”破获电信诈骗案件2.6万起

中新网南京10月24日电 (记者 杨颜慈)记者从24日江苏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6月8日开展...更多

2023-10-25 12:35:26

中新网评:全勤1月只发257元,企业改革薪酬不能挑

中新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 袁秀月)24日,一则关于工资的新闻登上热搜。据媒体报道,炎女士反映...更多

2023-10-25 12:35:27

抽走同学凳子致其重伤 法院判学校不担责合情合理

抽走同学凳子致其重伤 法院判学校不担责合情合理合法熊丙奇十二岁的小杰(化名)趁同学思思(化名)与...更多

2023-10-25 12:35:21

“住进”监控摄像头里的老人

住进监控摄像头里的老人他们的真实生活在这里被一一摊开,有孤独,也有子女的牵挂近年来,监控摄像...更多

2023-10-25 12:35:14

鼓励在编人员“下海”创业并非简单“停薪留职”

■ 观察家在当下,尤其需要呼唤更多敢闯敢试的下海精神。据报道,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于近...更多

2023-10-25 12: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