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逐水而居,中华文明伴水而生,我们的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的联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诗经》对秋天湿地景色的描绘,“伊人”的诗意之美与“蒹葭”的自然之美和谐共生,二者构成了极具画面感的唯美景致。
湿地被誉为“物种宝库”和“地球之肾”,它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抵御洪水、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我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湿地面积达到5635万公顷,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总数已经达到2200多个。同时,我国先后出台并修订了30多部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构建了比较完备的有关湿地保护的法律体系与制度框架,为进一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基础。
我国湿地保护与修复的成就,离不开扎根湿地一线刻苦钻研的青年研究者以及投身湿地保护、热衷于绿色公益事业的青年志愿者,他们已成为中国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青年之光”,成为湿地的生态乐章中涌动的青春音符。中国湿地保护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格外珍惜。接下来,我们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让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代代传承,构建湿地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湿地是城市的“绿肺”,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自然基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湿地保护要“从娃娃抓起”,要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代代传承下去,只有让这种理念在青少年心中扎下根,才能有助于保护湿地、爱护湿地的理念变成行动。构建湿地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需要一代代人将环保理念转化为有效的行动方案。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在江苏盐城举行。其中,青年论坛主题是“凝聚青年共识 珍爱地球湿地”,《青年湿地保护宣言》发出了湿地保护的青年之声:号召青年人要争做湿地保护的实践者、湿地文化的传播者以及湿地经济的先行者,鼓励更多青年走近湿地、认识湿地、关注湿地、善待湿地,提高青年湿地保护意识。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这样的成果会越来越多,推动湿地可持续发展、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实际贡献的青春力量会越来越强。
让我们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综合治理,确保湿地生态系统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人文生态系统的和谐并进。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保护的成功离不开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支撑,只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综合治理,才能让大自然的整体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息息相关,环境社会学的“新生态范式”强调环境对于人类有三种功能: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生存空间、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生存资源以及为各类废品和污染物提供储存空间。这三种功能紧密关联,某一种功能的过度使用会限制其他功能的发挥,这三种功能之间的矛盾可能会危害人类。因此我们需要在保护和修复湿地的进程中,把握好各类生态系统与人文生态系统的互动关系,让保护湿地在更宏观、更科学的体系中不断进步。
让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打造湿地文化综合体以助力中国经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不单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事业,还是一项重要的绿色惠民工程,是助推中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工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2年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湿地不单是自然宝库和城市的文化明珠,还是助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无论是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林芝的雅尼湿地,还是浙江杭州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不仅改善了环境,还带来了生态经济发展的机遇。很多地区在保护湿地、优化生态的同时,也努力开发利用湿地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走出了一条融科学考察、科普宣教、生态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经济”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湿地,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