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秀运动”已慢慢成为朋友圈里的新风尚,与这股“运动风”一同兴起的还有很多健身行业的新鲜事:24小时自助健身室、社区健身室、小团课、健康餐……
这些新鲜事的背后,是新型的商业逻辑和产业模式。相比传统的健身房和餐厅的重资产投资模式,这些新鲜事物通过击中行业痛点,整合了原本被忽视的商业资源,实现了轻资产运作,让健身行业有了新的产业苗头。
“小而专”健身室兴起
挑战传统健身房年卡制
2015年11月,一个装修风格带有夜店色彩的运动空间在深圳中心区开业了,这个名为“LOVEFIT”的健身室,除了一个舞台以及舞台上那块迷炫的大屏幕外,整个健身室里很宽敞,没有健身器材和设备。
除了“长相”很不同外,其经营模式与传统健身房的年卡制度也不同,采取的是按次付费的小规模团体课方式,一节团课收费38元至78元不等,团课种类包括搏击操、有氧舞蹈、杠铃操、瑜伽等,每节课最多容纳16人至35人不等。
三位健身教练厌倦了传统健身房以销售年卡为导向的模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希望通过其健身专业水平而不是滔滔不绝的口才吸引健身者。
除了团课之外,“LOVEFIT”还推出了更具针对性目标的训练营。创始人衡山告诉记者,团课和训练营的训练强度都较大,对健身者本身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未来将设计一些低运动强度的课程,降低健身门槛,让零基础的人也能来健身。
此外,“LOVEFIT”还在推动企业健身服务,利用一些企业已有健身设施为企业员工提供健身指导和服务,同时还计划面向企业客户推出户外健身课程,通过团体健身实现团队建设。
集装箱改健身舱
实现24小时自助健身
不少有健身想法的人可能都吐槽过“为何一早起来没有健身房开门?为何加完班健身房都关门了?为何不买年卡就不可以进健身房?”
有人把这些吐槽转化成商业机会,用一个集装箱造了一个可以24小时营业、按次付费还能搬来搬去的自助健身舱。在深圳卓越世纪中心广场,一个黄色的集装箱吸引了不少路人的好奇,这就是“超级猩猩”24小时自助健身舱。
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健身时间,凭密码就可直接进入健身舱,每小时收费50元。这个健身舱虽小,但属于“小而全”,基本的健身器械种类都包含在其中。“超级猩猩”的一位创始人夏靖龙说,考虑到健身环境的舒适性,这个健身舱同一时段最多接受六人预定健身。“对于需要私教服务的健身者,预定两个名额就能带着自己的私教一块来。”
24小时自助健身模式,吸引了很多不能在一般健身房营业时间健身的人士。“曾有人预约深夜两点来健身。”夏靖龙说。
“超级猩猩”目前首选中央商务区落地。自2014年10月推出首个健身舱以来,“超级猩猩”已在深圳、北京、武汉、东莞开设了16个店。除了自助健身仓外,“超级猩猩”也推出了团课课程,每节课49至129元不等,并且还计划推出儿童体能课程。
“未来,我们想在‘超级猩猩’平台上推广其他品牌,通过品牌联营,推动健身教练团队的品牌化发展,实现共赢。”夏靖龙说。
整合线上线下运动资源
APP迈向全运动平台
如今,在朋友圈里常常能看到各类运动APP的身影,除了咕咚、乐动力等跑步类APP外,还多了keep、火辣健身等健身类APP。同时,更有APP将目光放到了整合线上线下运动资源,打造全运动平台。
2014年成立的“悦动圈”,整合了APP跑步和健身功能以及线上和线下运动资源,不仅提供跑步、骑行、健身运动记录功能,推出了运动装备电子商城,同时还提供在线预定体育场馆和陪跑服务,并推出了线下的实体社区健身室。
该公司创始人胡茂伟将“悦动圈”的目标用户锁定在“没有运动习惯的人”,“通过游戏化的社交机制让大家爱上运动”。“悦动圈”推出的每日红包挑战赛、运动团战的线上活动,让很多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坚持下来。一位用户说:“让我坚持下来的是获得红包时的成就感和认同感。平时一元钱掉在地上都不愿意去捡,但是‘悦动圈’的鼓励红包,一分钱我也必须拿到。”
胡茂伟告诉记者,“悦动圈”未来还将继续拓展线下社区健身室、运动装备、健身食品、线下赛事等业务,致力打造一个全运动平台。
在位于深圳南山区的保利城花园小区,“悦动圈”推出了第一家社区健身室。这个面积仅30余平方米的健身室内,拥有基本的健身器械,最多只能同时容纳4人(含教练)。该店负责人黄淼说,“悦动圈”社区店定位于“家门口的健身房”,选址集中在规模较大的小区或者小区之间的小型商业体,将社区活动中心或者小商铺等改造为健身房,为业主提供健身服务。
七分吃三分练
健康餐悄然兴起
伴随着运动健身风潮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在健身的同时开始在饮食上注重营养均衡,以便更好地实现减脂塑形的目的。据记者观察,以营养、健康、低卡路里为主打特色的健康餐在健身人士中慢慢流行起来,健康也成为一些餐饮品牌的主打概念。据统计,目前深圳市场上,已经有几十个主打健康概念的餐饮品牌,例如好色派、简+色拉、Wagas、星美乐。
而这其中,有一个健康餐品牌走了一条更具针对性的创业之路,与其他开在商场里的餐厅不同,这个餐厅直接开在了健身房里,为健身者提供“吃+练”打包解决方案。
位于深圳福田中心区的梦氏健身里的水吧近日有了很大的变化,引入了一个名为“纤裸色”的餐饮品牌,提供标明卡路里的沙拉、卷饼、薄饼、饭、吐司,每份售价18至48元不等。
记者傍晚来此观察发现,18至20点之间,健身者都选择在这家餐厅就餐。“纤裸色”创始人邹哲说:“这个店一天有20份订单就可以维持盈亏平衡,现在基本上每天有约70份订单。除了健身的人之外,中午还有很多白领通过网络下单。”
创建于2016年4月的“纤裸色”,目前已在深圳开了5家店,基本都开在健身房里。作为创始人之一,洪正洋告诉记者,发展速度超乎预期,“原先没想到会扩张得这么快”。因为开店速度很快,原本规划的每日出餐250份的中央厨房已经负担不了,“纤裸色”近日新建了一个日出餐量可达2500份的中央厨房。“这次新建的中央厨房的产能设计,预留了未来拓展珠三角市场的空间。”洪正洋说。
创业新思路
击中行业痛点 利用闲置资源
在很短时间内快速铺店,是当前健身行业发展的一个特点。实际上,不论是健身,还是餐饮,都是初始投资很大的行业,但是“超级猩猩”和“纤裸色”的创始人都声称,每开一家店都能在很短时间内达到盈亏平衡,并且实现盈利。仔细听他们的模式就会发现,其背后是整合现有闲置资源从而实现轻资产运营的经营思路。
在高端商务中心开健身舱比餐厅租金低得多。夏靖龙告诉记者,“超级猩猩”的第一个健身舱设在深圳龙岗天安数码城,租金是零。“天安数码城把我们的健身舱当作是它的配套服务,同时也把健身舱当作创业项目看,所以没有收我们场地租金。”
而“超级猩猩”后面入驻的很多商业综合体,都是与开发商合作,“对于很多商业综合体而言,引入24小时健身房也是一个宣传亮点。”
洪正洋和邹哲在创办“纤裸色”之前,都开过餐厅,他们意识到,传统餐饮模式的前期高成本投入会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健康餐的目标人群集中在健身房里,而90%的健身房的水吧是闲置的。为实现与客群100%对接,他们降低初始投资,选择了“中央厨房初加工+健身房门店轻加工”的经营方式。
洪正洋说:“水吧不需要经过特殊改造,如铺设煤气管道、架设排烟设施等,就能变成健康餐餐厅。这对于健身房老板来说,也是一个共赢的事情。”
强化运动社交属性
推动健身潮流发展
2014年,我国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健身产业迎来了发展春天,一批又一批新模式的健身产品陆续推向市场,不断地丰富着健身者的选择。
然而,运动习惯尚需培养、健身知识仍需积累,是当前健身产业的发展现状。采访对象普遍认为,当前健身产业虽然展现出了勃勃生机,但仍处于“赶时髦”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要重视运动的社交属性,推动健身潮流变成健身习惯,从而带动健身产业进一步释放活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在运动健身上的支出意愿会越来越强。从事投资行业的黎颖龙每周要健身四五次,他说,“健身可以缓解工作压力,健身的人精神状态比较好。”今年24岁的他,把每个月50%以上的收入用于健身的相关支出。
如何让健身成为习惯,而不仅仅是一时兴起?衡山认为,“健身表面看是个功能性需求,但实际上更多的是社交需求,健身需要氛围。”记者观察到,不少朋友聚会从“相约吃饭”转变成了“相约流汗”,一起跑步、一起去健身房、甚至是在健身APP上“你追我赶”,在相互陪伴下,对健身慢慢有了乐趣,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再是机械化的孤独训练。正如胡茂伟打造“悦动圈”时的思路那样:通过社交机制让人们爱上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