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18日电 (记者 庞无忌)集众人之力、让购买者决定建什么样的房的“住房合作社”(或称房地产众筹模式)受到愈来愈多地产大佬关注。
在18日举行的第二届房地产众筹峰会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指出,全国两会提出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通过供给侧改革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开展房地产众筹目的是要有效满足消费者的有效需求,降低消费者有效成本,帮助开发企业回笼资金,减少中间环节和浪费,并且将金融、行业、教育、健康引入社区,让民众共享住房发展,满足住房更多样化需求。
去年万科、绿地、万通、碧桂园、平安集团等25家企业发起了中国房地产众筹联盟。作为联盟的轮值主席,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在峰会上指出,前二十年,中国房地产发展模式比较简单,就是住宅开发销售,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是房地产行业的青春期。冯仑认为:“青春期以前我们关注的只是长高长个,青春期以后我们开始关注人生的多样性。”
而在注重多样性的楼市发展中,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如何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房地产众筹被许多人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式。
冯仑指出,利用众筹或共同出资修建的“住房合作社”模式,实际上已经在欧洲特别是在北欧有很成功经验。
过去一年,中国房地产众筹实践主要使用三种操作方式:一是理财型,二是销售型,三是合作建房式。在三种操作方式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金融手段,已有不少地方通过集资建房成立类似合作组织,最后“建了自己喜欢的房,价格还比较便宜”。
冯仑认为,这样的操作方式受益人非常多:中低收入且有购房需求的人、财务投资人、拿到土地的房地产开发商等形成了三赢、四赢的局面。
不过,众筹也遇到一些问题,具体操作中流程和利益关系复杂,盈利模式不够清晰,自主设计跟不上,法律风险较大,各个城市出现了利用众筹炒房的现象。
对此,中国房地产众筹联盟秘书长、平安好房董事长兼CEO庄诺指出:“我们不提倡众筹炒房,我们提倡的是通过众筹降低房价,让更多的中低收入者买得起房,把房价降下来。”庄诺称,在未来一年京通过真实案例实践、制定行业标准,从而使众筹“不走过去走的弯路,合规合法风险可控。”
旭辉地产北京事业部总经理孔鹏则认为,真正要降低房价,还需要把众筹放到更大的范围中使用。孔鹏指出,大致来看房地产主要成本构成为:三分之一土地价,三分之一税费和三分之一资产成本。一些高地价城市如北京土地价占成本一半左右。但现在众筹全部针对资产成本,即开发商能控制的三分之一来进行,但另外两个三分之一如果不能突破,现有房价将很难靠企业单独的众筹行为实现大幅下降。如果政府也能把众筹行为应用到两限房或其他保障性住房的配置上,根据客户选址定价做产品,新的供应将会更加有效。
据刘志峰透露,到2015年底,中国房地产众筹平台达到20家,共有156个项目实施。累计众筹资金20亿元人民币,覆盖了中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