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谷枫 北京报道
一时间,国开行“点对点”投资的布局慢慢被揭开。
万向钱潮(000559.SZ)、卧龙电器(600580.SH)、兴蓉环境(000598.SZ)和金龙汽车(600686.SH)四家被国开发展基金参股的上市公司一经曝光便接棒了此前“证金概念”,成为新的国家队概念股。
记者则了解到,此次国开发展基金投资的资金来源正是此前建立的专项金融债,那么除了已经曝光的四家上市公司之外,还有哪些公司或是板块将会成为“国开”概念。
揭开“点对点”模式
根据卧龙电气公布的方案,国开发展基金拟以6000万元现金对卧龙电气控股子公司南防集团以增资方式进行夹层投资,此项投资的期限为10年,年化收益率不超过1.2%,卧龙电气将分别于2017年、2021年、2025年逐笔回购国开发展基金所持南防集团股权。
相同的模式也出现在了其他三家公司的案例中,国开发展基金分别与上市公司,以及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投资标的)三方一起签署合同。
在4个案例当中,上市公司本身也在充当子公司的担保方。
四家公司的公告中均提到,若被投资的子公司因经营困难等原因无力全额或部分支付分红款,则由上市公司母公司负责向国开发展基金支付不足部分。
“从以上模式不难看出,这一次国开行注资的方式由此前的债权性投资变成了带有债权性质的股权投资,通过直接入股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间接参与实体经济运营,从债权人变成股东。”北京地区一家大型券商的投行人士指出。
“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正在尝试构建多元投资结构,其对实体经济的政策性倾斜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以"放水"为主的债权性投资模式。”
此前,国开行也曾投资入股过上市公司碧水源,方式是通过机构的资管机构买入,不过与此次专项建设基金的区别是,国开行的入股要求董事会席位,并且国开行要派有关人员担任碧水源的副董事长。
此次国开发展基金入股上市公司子公司并不向所投资的公司委派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这一点也更加体现出其“假股真债”的特点。
那么,在四家上市公司上是否可以看出此次国开发展基金的投资方向呢?
四家上市公司被投资的子公司分别从事的主业为,万向精工有限公司新增 3000 万套轮毂轴承单元项目(万向钱潮); 新能源客车项目(金龙汽车); 成都市郫县自来水七厂二期工程工程项目, 成都市高新区、天府新区等自来水绕城高速输水管道(光华八线-江家立交)项目及成都市郫县自来水沙西线输水管线(唐昌-绕城高速)项目(兴蓉环境); 南阳宛都老工业区南防集团升级改造项目(卧龙电器)。
根据这四家公司所处的行业和被投资的项目来看,国开发展基金的投向基本上均是新能源、环保新兴产业领域,以及基础建设领域。
目前曝光的四家公司获得国开行投资的资金合计为10.866亿元,但据记者了解,第三批专项投资基金的规模为大约2000亿-3000亿之间,可见国开发展基金对实体领域的股权投资并不会止步于卧龙电气、万向钱潮等公司,预计后续将有更多的公司与国开发展基金进行类似合作,从而取得远低于市场成本的廉价资金。
投向五大领域
实际上,此次专项建设基金的投向并不仅仅是上市公司。
10月15日,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介绍称,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国家开发银行和农发行以及各地发展改革部门,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设立专项建设基金。
记者则了解到,在具体资金和项目对接上,国家相关部门将按照“看得准、有回报、不新增过剩产能、不重复建设、不发生挤出效应”的原则确定投资方向,由国开行和农发行在清单内选择具体项目安排。
至于投资方向,记者从北京地区一家大型银行的内部人士处获悉,专项基金对投资的项目类别作出明确界定,包括五大领域、22个投资方向,如“三农”、基础设施、扶贫等领域均在其中。
至于具体是哪五大领域和22个投资方向,监管部门并没有明确指出。
华创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钟正生表示,从获得股权投资的四家上市公司来看,资金投向主要是近两年发改委划定的需要扶持的行业,比如战略新兴产业、工业制造2025、地下管廊等。
不过记者从地方政府报送的项目申请中可以发现一些投向领域的蛛丝马迹。
尽管项目具体发放资金的安排最终会由国开行或是农发行来安排,但是华中地区发改委的一位人士透露,项目实际上是由地方发改委报送,而相关项目申请甚至渗透至县区一级政府。
记者获得了一份蚌埠市专项建设基金项目申请的清单,共计申报32个项目,项目总投资175亿元。其中重大技术装备保障工程项目12个;高端材料和新材料保障工程项目7个;电子信息项目6个;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搬迁改造工程项目5个;绿色制造工程项目和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程项目1个。
实际上,地方政府上报的项目分类为6个方向,这一点记者在另一西南某地区的申请表中也得到了证实。六个方向即:重大技术装备保障工程;高端材料和新材料保障工程; 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程; 绿色制造工程; 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搬迁改造项目; 电子信息。
21世纪经济报道在与相关券商分析人士沟通时了解到,由于上市公司多为各地龙头产业,政策面对这一资金的使用,会按照产业支持的逻辑,在相关上司公司的业务上有所体现。(编辑 李新江)
作者:谷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