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规模三年翻两倍。截至2015年6月末,锦州银行总资产已达3129亿元。然而,快速扩张的背后,资本消耗加速。为此,锦州银行加速了IPO进程,今年4月1日,弃A股而“转身”H股谋求上市。锦州银行本应在6月中旬在港交所挂牌,但受制于资产质量隐患,锦州银行被要求重新提交信息披露资料。
据记者观察,该行高风险行业贷款集中度使得该行信贷业务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另外,应收款项业务激增所带来的风险暴露渐渐浮出水面,包括牵涉汉能债务问题。对此,业内分析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锦州银行未来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存疑,上市估值情况值得观望。
资本金远期告急
据公开信息显示,2008年7月锦州银行宣布进入上市辅导期,2011年9月在A股IPO向证监会递交申请。今年4月1日,该行放弃了在A股的上市申请,投身H股,拟募资6亿至7亿美元。
实际上,近几年,锦州银行资产规模快速扩张,除了异地设网点外,2012年至2014年,该行资金业务扩张速度亦属行业前列,由资金业务带来的营业收入及税前利润按复合年增长率达138.6%。截至今年6月末,锦州银行的资金业务占营业收入的51.6%,占该行税前利润的91.6%。
从锦州银行的营业收入分布结构看,该行资金业务已成为主要业务收入来源。从2012年到2015年6月末,锦州银行通过应收款项类投资实现利息收入从4.6亿元增至45.8亿元,且该业务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从6.89%升至8.80%。
看似“繁华”的背后,资本金消耗却十分迅速。按照银监会规定,锦州银行应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满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7.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5%,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5%的要求。然而,截至2014年底,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64%、8.64%和10.45%,较2013年有较大降幅。锦州银行提交给港交所的资料进一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92%、7.03%,分别较年初再降1.53个百分点、1.61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月24日至1月28日,锦州银行已在银行间市场公开发行了总规模15亿元的二级资本债,用于补充资本金。
银行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前几年锦州银行资产扩张较快,而目前资产质量下行带来资本金占用,业务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高风险行业信贷集中
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商业银行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风险“风声鹤唳”,同时,受市场需求疲弱的影响,贷款投放渠道难寻,锦州银行也不例外,新增贷款逐年缩减。
2014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末,该行贷款余额达887.99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5.26亿元,增量较2013年减少45.48亿元。按照锦州银行的计划,今年末该行贷款余额拟达980亿元,全年新增93亿元左右。锦州银行提交给港交所的补充资料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锦州银行贷款余额有941.18亿元,这意味着,上半年该行贷款新增53.19亿元。
不过,从锦州银行的贷款投放结构来看,风险隐患已经暴露。从2012年至2015年6月末,锦州银行的公司贷款占总贷款额的比例从96.1%下降到90.2%,但受经济下行和过剩产能调控影响的高风险行业集中度高。资料显示,该行的前十大客户中,批发零售业客户占6家,房地产客户占3家。截至2015年6月,锦州银行投向批发及零售业、制造业、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占比分别为33.5%、24.3%、12.8%,较2014年末占比份额进一步上升,并且,据披露,这三类行业的不良贷款分别占锦州银行不良贷款总额的29.5%、59.3%和3%。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些行业均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而锦州银行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信贷结构,未来信贷质量无疑将受到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另外,2012年至2014年,锦州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复合年增长率22.7%。2014年,中小企业贷款占贷款及垫款总额72.1%,其中在锦州中小企业贷款的市场份额为60.8%。锦州银行高层分析认为,该行拓展中小企业客户贷款的政策有可能对该行整体资产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这类贷款的不良率可能较大企业贷款不良率高。
在贷款投放方式上,锦州银行抵押、质押及保证作为担保的贷款占比分别为48.7%、14.7%和30.2%。锦州银行也坦言,以房地产等作为抵质押物可能将受到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造成贬值。
截至今年6月末,锦州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8.79亿元,比年初上升了1.97亿元,不良率为0.99%,较年初上升0.12 个百分点。另外,该行逾期贷款存量有18.78亿元,占贷款比例为2.11%。
资产质量或继续下行
与此同时,锦州银行的应收款项投资逐年激增,从2013年到2015年6月底,该行应收款项类投资占该行资产增量从56.4%增至73.1%。截至2015年6月30日,该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由2014年末的792.56亿元飙升至1247.85亿元,占资产总额达39.88%,且较年初增长57.4%,高于上市银行平均水平。仅2014年内,该行应收款投资业务的增幅就同比剧增572.96%。
据了解,锦州银行的应收款项投资包括受益权转让计划投资以及其他国内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产品。截至2015年6月末,该行应收款项债务证券受益权转让业务其占该行总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结余净额的69.7%。
锦州银行认为,“由于该行透过受益权转让计划的投资向最终借款人提供贷款,故该行面临有关最终借款人的多项风险,包括信贷风险及客户集中风险,倘任何最终借款人拖欠相关受益权转让计划的利息款项或到期本金,相关风险及潜在亏损将最终嫁予该行,则该行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或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在应收款项债务中,备受市场关注的是,锦州银行牵涉汉能集团资金危机,而此前锦州银行通过与汉能挂钩的受益权转让、发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以及保本理财产品三种渠道为汉能集团提供融资,其余额为94.61亿元,附有风险敞口净额有27.7亿元。
锦州银行披露,自2015年5月起,相关上市公司一直被香港证监会调查,其股份被暂停买卖,导致本行做抵押品的股份的价值存在不确定风险。2015年8月,锦州银行订立两份资产转让协议,向两家国内金融机构出售该行相关受益权转让计划投资的一部分,未偿还结余总面值为19.7亿元。
“如果汉能长期不偿还受益转让计划的垫款,我行不能及时全面或无法执行实现抵押,则我行需要注销相关资产或者增加相关拨备,这对我行的业绩、财务状况和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锦州银行表示。
为了控制受益权转让计划风险升级,锦州银行计划采取多项预防措施,包括采纳统一的授信管理体系,规定融资方或其他第三方须以抵押、质押或担保方式就受益权转让计划的本金及预期收益提供全面担保。
不仅如此,基于多重资产风险的考量,锦州银行拨备计提资金迅速增加。数据显示,该行资产减值损失由2014年上半年的1.1亿元暴增1276.4%,至2015年上半年已达15.3亿元。
大股东频变考验公司治理
从近几年锦州银行的公司治理来看,主要股东频繁变动,这亦让市场担忧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影响银行经营思路。
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锦州银行的13家主要大股东中,三家已经退出2008年该行主要大股东行列。2009年12大主要股东中,仅有5家来自2008年的主要大股东行列,另外7家已不在主要股东行列。2010年,主要股东又有8家消失。2011年、2012年主要股东未发生变化。2014年,锦州银行的主要股东中又有了新面孔,且股权转让频繁。
锦州银行董秘王晶曾指出,这并非股权频繁变动,而是企业发展较快需要增资,且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造成影响。
但一位股份制银行内部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坦言,在大股东频繁变更的情况下,锦州银行董事会就需要比较强势,对公司战略和经营模式的可持续性进行把控,否则,对管理层而言就是一个挑战。(蔡颖)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