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前两天发布三季报的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及中国人寿(601628.SH;02628.HK)和10月30日晚间发布的新华人寿(601336.SH;01336.HK),中国太保(601601.SH;02601.HK)前三季的净利润涨幅则“完美”保持了上半年超过六成的水平,居于四家上市险企首位。另外,在第三季度的“救市”行动中,中国太保共获证金汇金合计持股4.21%。
中国太保今日晚间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其前三季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36亿元,同比涨幅67.8%,维持了上半年的涨幅水平。相较而言,此前发布三季报的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及中国人寿在前三季的净利增速较上半年而言均有所放缓。
其中,中国平安上半年净利增速为62.2%,前三季净利增幅降至52.4%,还算较为稳定。而中国人寿净利增速则从上半年的71.1%下降到前三季度的22.8%,第三季度净利更是同比下降超过70%。国泰君安研报分析称,中国人寿净利下降是权益市场震荡以及精算假设调整所致,其中权益市场调整是主要原因。刚刚发布三季报的新华人寿则从上半年的80.1%下降至36.7%。
而从太保三季报利润表来分析,前三季度其净利增幅能维持高水平的一大原因是因为去年同期基数不高。
中国太保2014年三季报显示,其201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同比上涨10.9%,其中,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下滑19%。申银万国当时的研究报告分析称预计净利润负增长的原因为产险经营情况持续恶化,产险综合成本率预计超过100%。
今年,太保产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承保利润扭亏为盈,规模增长自然放到了次要位置。今年上半年,太保产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4%,而前三季度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进一步收窄至0.2%,实现707.93亿元。其中车险业务收入546.32亿元,同比增长0.4%;非车险业务收入161.61亿元,同比下降0.6%。而平安产险前三季度实现保费收入1216.38亿元,同比增长达15.7%。同时,保监会今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整个产险行业保费收入同比增幅为11%。
寿险方面,2015年前三季度,太保寿险实现业务收入895.52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新保业务收入317.60亿元,续期业务收入577.92亿元。个人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实现新保业务收入247.80亿元,同比增长66.5%,而法人渠道保险业务收入却进一步同比下降40%。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太保前三季度退保金较去年同期下降了9.1%,而中国平安及中国人寿退保金数额均有所上升,其中中国平安同比涨幅为84.9%,其解释称部分两全保险产品退保金增加。
在投资端,中国太保三季报数据显示,其前三季度实现投资收益438.3亿元,同比上涨53.58%,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则从去年前三季的38.65亿元降至今年同期的4.34亿元。相较而言,中国平安投资收益涨幅98%,显著高于中国太保,但同时其资产减值损失也同比增加26%。而中国人寿投资收益今年前三季同比增长59.35%,资产减值损失则从去年同期的11.35亿元降至3.21亿元。
在股市波动下,中国太保的权益资产占比从上半年末的14.5%下降到11.9%,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则从82.5%上升至83.7%,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2%上升至3.6%。
从投资情况来看,似乎股价波动对险企利润的影响并没有市场之前想得那么巨大。安信证券分析师赵湘怀表示,这与险企的金融资产会计分类有关。他在分析报告中表示:“我国险企将股票基金类权益资产90%以上部分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不满足资产减值损失的条件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当期损益表,只计入当期权益表,从而形成了当期利润的蓄水池作用。因此股价波动对净资产的影响大于对净利润的影响。”
会计准则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应当作为其他综合收益,计入所有者权益。从中国太保的财务报表来看,虽然利润表中投资收益上涨,计提减值下降,但其他综合损益下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变动从去年同期的浮盈96.39亿元变为今年同期的浮亏8.49亿元,其中第三季度浮亏72.28亿元,直接将上半年的浮盈“一笔勾销”,这部分金额不会影响当期利润,但会影响净资产,如果之后公允价值上升则会“默默”地被消化,但如果满足减值条件后则会由资产减值的形式计入利润表。同样,中国平安的其他综合收益中也“埋藏”着本期204.41亿元的浮亏“隐患”。
另外,和中国平安以及中国人寿一样,第三季度中国太保的前十大股东中也闪现着证金和汇金的身影。其中,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本期持股约2.71亿股,占比2.99%;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约1.11亿股,占比1.22%,两者合计持股4.21%。
作者:杨倩雯来源一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