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学者抢发论文事件罗生门 有学生被策反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15-11-05 21:10:56

一起发生在中国两所最高学府的学术论文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至今未有结论。

在被质疑剽窃他人科研成果之后,清华大学此前正在引进的研究员张生家再被指控抢夺他人课题,“策反”研究生。

  11月3日,接近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鲁白实验室的一位知情人士对澎湃新闻称,张生家以抢夺、隐瞒、撒谎等不正当手段,将鲁白实验室的磁遗传学课题据为己有。

鲁白向澎湃新闻表示,学校要求他不要就此事对媒体发表评论。

张生家对此回应称,他“以法律承诺”,磁遗传学是他的原创实验设想。他向澎湃新闻提供一份材料,并称,鲁白为了成为合作论文的通讯作者,企图偷窃他的实验数据,独自发表。他为了保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将论文发表在有快速审稿经验的《科学通报》(英文版)(Science Bulletin)。

《科学通报》(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还对澎湃新闻称,张生家曾试图“撬走”该系多个实验室的多位高年级研究生,张生家劝说这些研究生退出原实验室,加入张实验室。此举遭到生物医学工程系多位教授的反对。

张生家没有向澎湃新闻回应上述指责。

“抢发”论文

一个多月前,9月14日,张生家以通讯作者身份,在线发表在《科学通报》(英文版)上的论文《磁遗传学:使用磁受体蛋白,用磁刺激手段远距离非侵入地激活神经元的活性》(Magnetogenetics: remote non-invasive magnetic activation of neuronal activity with a magnetoreceptor),被清华、北大校方联合要求撤稿。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谢灿质疑,张生家在论文中剽窃自己的科研成果,违反合作协议,违背学术道德。

张生家则以“谢灿先违反协议”等说法,反驳上述质疑。

这起涉及两所中国最高学府的学术论文事件引发广泛关注。除了国内媒体,9月21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网站也报道了这一事件。

澎湃新闻发现,张生家与谢灿纠纷的焦点在于,谁违反了合作协议,合作协议的内容是什么?

谢灿告诉澎湃新闻,4月21日,张生家从谢灿实验室获得了磁感应受体的基因、抗体等关键实验材料。该基因尚未被报道,其研究文章,谢灿已经投稿到《自然》(Nature)。张生家一再向谢灿表示,会遵守两人事先达成的两点协议:合作论文只能在谢灿已投稿的论文发表后才能投稿,不能抢发;谢灿必须是合作论文的作者。

谢灿介绍称,使用别人未发表的数据做的相关工作,必须得到原作者的同意,并在原作者论文发表后,才能投稿,这是学术界的基本规则,也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现了对科学原创性的认可。前述两条协议就是为了防止合作者抢发论文,“如果我是co-author(论文的作者之一),投稿的时候我一定知道。因为只要一投稿,我们每一个author就会收到e-mail的确认信。”

他担心,合作论文的提前发表,会影响到正在《自然》(Nature)评审的自己的论文。

谢灿表示,自己投稿到《自然》(Nature)的论文,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现和鉴定了磁感应受体基因和磁感应蛋白,也是谢灿实验室加入北京大学六年来的第一篇相关研究论文,而磁感应受体基因(magr)和磁感应蛋白(MagR)的发现无疑将导致未来各种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所以自己很重视。谢灿还说,更重要的是,由于在合作中张生家表现出来的功利和对诺贝尔奖的狂热,他担心张生家会铤而走险,甚至抢夺该基因的发现权,所以才一再要求张生家遵守这些基本的科学准则和学术规范。

谢灿称,在《科学通报》(英文版)的论文中,张生家不仅宣称该磁感应蛋白基因是自己发现的,还将该基因由谢灿命名的MagR改名为MAR,从而宣称自己的发现权,隐瞒了谢灿曾告知过他该基因名字和功能之事。

10月20日,张生家就谢灿的上述说法向澎湃新闻回应称:“谢灿的这个基因不是他第一个发现克隆的,早在几十年前有国外实验室就克隆了。谢灿的工作是结构蛋白以及蛋白和蛋白之间相互作用,与用磁场控制神经元活动,这两个方向毫无关系。”

澎湃新闻获得的微信聊天记录显示,8月20日下午,谢灿向张生家再次重申上述两条协议,张生家表示,“以上两点我从开始就已经同意,请你不要顾虑”。

9月9日,《科学通报》(英文版)收到张生家的投稿,5天后,该论文被正式在线发表,并无谢灿的署名,此时,谢灿的前述已投稿的论文还在评审中,尚未发表。

半路搭车

澎湃新闻调查发现,在这一“抢发论文事件”中,除了谢灿与张生家存在纠纷,鲁白也被卷入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副校长施一公8月23日在致北大多位教授、领导的电子邮件确认了这一点。施一公在邮件中写道,“清华内部在鲁白和张生家之间也有纠纷。对此,清华方面已经启动相关调查程序。”

两位接近鲁白实验室的知情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磁遗传学课题的“原始想法、关键研究材料、学生、关键实验、原初关键结果”等五个关键方面都来自鲁白实验室。张生家采用了抢夺、隐瞒、撒谎等一系列不正当手段,将该课题据为己有。

张生家不认同上述说法。10月23日,他向澎湃新闻表示,“我用法律承诺,磁遗传课题的idea(记者注:设想、创意)是我张生家独立提出来的,任何人用权势都抢不走!”他未向澎湃新闻展示相关证据。

谢灿告诉澎湃新闻,鲁白及其研究生都曾口头告知过自己关于磁遗传学课题实验设想的信息。1月份,他与鲁白实验室就磁感应受体在神经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启动合作。

接近鲁白实验室的一位当事人称,1月8日,在鲁白实验室组会上,该实验室博士研究生褚鹏程介绍了谢灿所讲的磁生物学,并基于这一信息,独立提出磁遗传学课题的实验设想。鲁白随后就通过邮件等方式,向谢灿表达了合作意向。

澎湃新闻获得的褚鹏程发送给谢灿的邮件显示,2015年1月8日、9日,两人探讨了磁感应受体的相关问题。

接近鲁白实验室的一位知情人向澎湃新闻表示,“一个基因研究好了,可能开辟出十个研究方向”。据其透露:鲁白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逄克亮在与褚鹏程协商后,开始接手磁遗传学课题,而褚鹏程转而研究磁感应受体在果蝇工作记忆中的功能;4月份,逄克亮跟张生家交流时,提及自己的磁遗传学课题,张生家表示很感兴趣,希望参与其中,并最终获得了鲁白同意;4月21日,鲁白因为有事,由逄克亮去谢灿实验室,取谢灿实验室鉴定的磁感应受体基因(质粒)、抗体和磁刺激器等关键实验材料,以正式启动磁遗传学课题的研究工作;张生家主动要求一同前往,他在征得鲁白的同意后,与逄克亮一同见到了谢灿。

谢灿告诉澎湃新闻,当时自己很意外,逄克亮怎么带了一个陌生人过来?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张生家。张生家没有自我介绍他是独立研究员,逄克亮也没有提及。双方见面时间约十几分钟,逄和张拿到实验材料和仪器之后就离开了。

  谢灿表示,在“抢发论文事件”发生前,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在跟鲁白合作,以为张生家是鲁白实验室的成员。

张生家向澎湃新闻提供了一份他和谢灿二人的微信聊天记录,试图证明谢灿在8月12日之前不认识鲁白,“根本没有与鲁白见过面或交流过,(谢灿)只承认谢灿和我是朋友,是唯一的合作者! ”

谢灿就此向澎湃新闻回应称,8月12日之前,自己的确与鲁白没有见过面,但从1月份开始,双方就因课题合作问题,一直保持邮件和电话联系。

接近鲁白实验室的一位知情人称,磁遗传学课题前期主要实验由逄克亮在鲁白实验室完成。同一时间,张生家尚未建立实验室,没有实验仪器,也没有合适的研究人员。6月25日,张生家要求逄克亮让出第一作者(first author)的位置,而增加张生家的妻子叶菁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逄克亮拒绝了这一要求。

在该知情人提供的录音中,张生家说明了提出前述要求的理由。张生家表示,自己跟叶菁的孩子还小,叶菁要来清华工作,需要这一文章。

就该录音所反映内容的真实性,张生家未回答澎湃新闻的提问。

前述知情人还称,张生家还曾明确要求鲁白在论文上不要署名,将该课题让给张,张称自己“更需要这一课题,而鲁白已经功成名就了,应该支持刚起步的科学家”。张生家亦未就此说法向澎湃新闻回应。

8月20日,谢灿向张生家重申“不准抢发论文”、“须给谢灿署名”的两点协议。

8月20日,谢灿向张生家重申“不准抢发论文”、“须给谢灿署名”的两点协议。

“正当防卫”

11月3日,张生家告诉澎湃新闻,他原本是将谢灿放在论文作者之列的,以保证谢灿的正当权利,“但9月初,我给CNS(记者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Nature、Scienc)送全文稿件时,谢灿突然翻脸,导致我全文稿件根本无法送出去!”

张生家表示,因此,他才不予谢灿署名,而将其放在“致谢”中。他说,而且这么做也符合国际惯例,因为谢灿只是提供了一个基因,而没有智慧知识的贡献。张生家称,谢灿给的基因1998年就已经被发现、发表,目前合成一个基因只需要几天的时间。

接近鲁白实验室的一位当事人就此质疑称,既然该基因1998年就发现了,为什么没人指出这个基因可能具有磁感应功能,为什么没人发表相关论文?而谢灿研究的极重要的意义就在这里,谢灿实验室首次发现并证明该基因具有磁感应功能。

张生家也不认同自己“抢夺鲁白实验室课题”的说法。

他质疑称,“鲁白有20多名博后、博士研究生,如果他们1月7日就想做磁遗传学,还要等到我和我的学生龙某某4月21日,在实验室还没建好,到处东拼西借的艰苦条件下才完成?”

接近鲁白实验室的一位当事人就此回应称,鲁白实验室1月份提出磁遗传学实验课题的设想后,与谢灿启动合作,后来课题从褚鹏程换由逄克亮承担,随后又经历逄克亮期末考试、寒假、与谢灿讨论具体的研究计划、谢灿实验室准备要移交的实验材料等,所以拖到4月21日,逄克亮才到谢灿实验室拿到了启动磁遗传学课题的关键实验材料。

张生家还解释了自己为什么投稿到《科学通报》(英文版)。他向澎湃新闻表示,他担心鲁白用同样的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会很快得出同样的实验结果,鲁白会用这些结果抢发论文。

张生家说,“鲁白手里有我设计的DNA,重复这一实验很快”,“完成核心实验只要两个星期,而且我又听说鲁白实验室已经重复做出了我们的工作,准备发表,在我的正当权利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发表在有快速审稿经验的《科学通报》,只是正当防卫”。

有知情人对澎湃新闻称,鲁白实验室否认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果,换句话说,同样的实验材料,同样的研究方法,并未得到张生家那样的实验结果,因此怀疑张生家的实验结果不真实,有造假嫌疑。11月3日,张生家回应澎湃新闻称,已有实验室将实验结果寄给自己。但张未向澎湃新闻展示这些实验结果,也未回应,这些实验结果是否印证了其结论。

截至目前,清华大学尚未公布对鲁白和张生家之间纠纷的调查进展。

“策反”学生

11月3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向澎湃新闻透露,张生家发表在《科学通报》(英文版)上的论文的第一作者龙某某,曾在苑克鑫实验室学习、工作了3年,是苑克鑫指导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被苑克鑫寄予厚望,她所承担的课题也即将完成。2015年8月初,龙某某突然提出申请,要退出苑克鑫实验室,理由是研究兴趣改变,随后加入张生家实验室。

知情人称,苑克鑫实验室的特长是电生理的研究方法,而磁遗传学课题研究中正需要用到这种技术。5月30日左右,在张生家的劝说下,龙某某开始在苑克鑫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地介入到磁感应受体蛋白的研究,使用其他教授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在完成相关实验后,龙某某选择了转导师,退出苑克鑫实验室,成为张生家实验室的研究生。

10月21日,苑克鑫告诉澎湃新闻,“自己已经同意了龙某某转导师的申请,所以她现在已经不是我的学生了。目前,学校要求我顾及龙某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公开评论她所做的事情”。

接近鲁白实验室的一位教授告诉澎湃新闻,除了龙某某,张生家还试图“策反”其他实验室的研究生。4月21日,张生家、逄克亮与谢灿见过面后,张生家就试图以“第一作者”、“提前毕业”等条件,劝说逄克亮退出鲁白实验室,转至自己实验室,但被逄克亮拒绝。

11月3日下午,一位接近苑克鑫实验室的教授告诉澎湃新闻,一个研究生从进入实验室到成长为能承担课题的人,需要长时间培养,以及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高年级研究生除了进行课题研究,一般还要承担更多责任,比如指导低年级研究生、管理实验室等。龙某某正是苑克鑫实验室的一位这样的高年级博士研究生,突然离开,肯定会对原实验室造成影响,但好在“地球不是离了谁,就不能转了”。

前述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认为,争议论文之所以能在《科学通报》(英文版)“抢发”,除了跟张生家有关,跟参与该课题的研究生也有很大关系。如果涉事研究生有正确的学术道德观,他们就不会帮助张生家完成相关实验,不会私自借实验仪器、试剂给张生家,张生家就不会得到相关的实验数据,也就没办法抢发论文。目前,他和同事正在思考,如何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观念,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此外,该教授表示,龙某某转导师事件中最令他不能接受的是,龙某某在退出苑克鑫实验室之前,6月份、7月份,已经开始帮张生家做实验。但因为研究生是导师负责制,在这一时间段,教授、同学等看到龙某某,还认为她是苑克鑫实验室的,她拥有的实验权限是苑克鑫实验室的。也就是说,她戴着苑克鑫实验室的“帽子”,做着张生家实验室的事。

澎湃新闻就此事,通过电话、邮件等多次联系张生家和龙某某,未获回应。

“偷窃数据”

10月23日,张生家告诉澎湃新闻,他不认同谢灿和鲁白对自己违反学术规范的指控,他正在挪威度假,两周后,他将向媒体展示关键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11月2日,张生家向澎湃新闻提供了一份证据:一份8月12日下午,谢灿和张生家微信聊天记录的截屏。

8月12日,张生家和谢灿关于检查计算机事件的微信对话记录。 图片来自谢灿

8月12日,张生家和谢灿关于检查计算机事件的微信对话记录。 图片来自谢灿

在该聊天记录中,谢灿问张生家,“那检查计算机的事情呢,难道只是口头通知?这个总得通过e-mail群发给所有的PI(记者注:研究员、课题负责人)吧?”

谢灿向澎湃新闻解释说,8月12日,张生家告诉他,鲁白要抢张的东西,以独自发表,把张排除在外。谢灿称,张生家说,鲁白要求清华大学医学院的所有PI上交电脑,给鲁白检查,借机抢夺张生家的实验数据。

谢灿认为上述做法没有底线,感到非常愤怒,当即向张生家表示,如果上述事情属实,他会坚定地站在张生家一边,不会同意把张“排除在外”的做法。

但后来,谢灿觉得不太对劲,认为鲁白不可能会那么做,所以发了微信,要求张生家把鲁白抢东西的证据发过来,比如电子邮件。

张生家在微信上回复说,“只有当面的交锋,没有邮件”。

谢灿追问,“那检查计算机的事情呢?”

张生家最终回复说,自己不太清楚,是自己的学生龙某某听其他学生说的。

谢灿告诉澎湃新闻,“看到这样一句回复,我知道,搜查计算机的事情,张生家在撒谎”。

张生家关于“检查计算机的事情”说法是:鲁白以自己实验室的电脑被张生家侵入为理由,动用行政手段,命令医学院其他老师检查自己实验室内、所有张生家借用过的电脑,查找实验数据,试图偷窃张生家的所有原始实验数据。

张生家称,鲁白之所以这么做,是想抢张生家《科学通报》(英文版)论文的通讯作者,鲁白曾提出这一要求,但被张拒绝。

对张生家的上述说法,11月3日,鲁白对澎湃新闻仅回应称,“这是纯粹的造谣”。

11月3日,清华大学医学院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提供了“检查计算机事件”情节的另一版本。他告诉澎湃新闻,张生家的话中只有一部分是真实的。鲁白的确曾建议过医学院的教授检查各自实验室的电脑,但均是自查,而非上缴电脑。这些自查,是因为有消息说,张生家曾让其他实验室的学生在实验室负责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私下用实验室的试剂、仪器,帮张做实验。自查,是为了找到这些证据、收集证据,而非偷窃数据。

上述不愿具名的教授称,自己实验室没有找到实验仪器被张生家擅自使用等的证据,对其他实验室是否发现相关证据不知情。

清华大学医学院一位博士研究生告诉澎湃新闻,该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多个实验室发现,张生家以付钱方式,请研究生私下帮其工作。该系多位教授联名向校方反映这一情况,要求校方处理。

张生家没有回应是否劝说其他实验室的研究生转到自己实验室,也没有回应是否私下请其他实验室的学生为自己做实验。但11月3日,张生家向澎湃新闻表示,他还有27个铁证,将在适当的时候对外公布。“周末吧,现在还不是时候。”他说。

更多精彩资讯>>>

标签: 学者 清华北大 事件 论文 学生

猜你喜欢

北京冬奥会带旺冰雪旅游 春节带娃出行更普遍

2月6日,携程发布的《2022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显示,农历初五、初六为今年春节假期返程高峰期;在春...更多

2022-02-07 13:40:00

试图低调?知网降价不等于知错就改

12月22日,网友登录时发现,中国知网已大幅下调硕博士学位论文下载价格。硕士论文由15元 本降至7 ...更多

2021-12-23 08:58:44

莲花健康股东润通贰号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系

11月30日晚间,莲花健康(600186)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深圳市润通贰号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润...更多

2021-11-30 21:17:41

冯小刚电影公社发生工商变更 原股东华谊兄弟(天

近日,海南观澜湖华谊冯小刚文化旅游实业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华谊兄弟(天津)实景娱乐有限...更多

2021-10-27 16:29:44

2021年国庆假期前4天银联网络交易金额达1.55万亿

10月6日,据银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国庆假期前4天(10月1日-4日)银联网络的交易金额达到1 55万...更多

2021-10-09 13:23:06

利安隆“联姻”康泰股份过关 两大问题需进一步落

为了助力公司进军润滑油添加剂市场,去年12月以来利安隆(300596)筹划收购锦州康泰润滑油添加剂股份...更多

2021-09-23 22:08:17

特宝生物核心技术人员王世媛离职 不再担任公司任

9月10日晚间,特宝生物(688278)披露公告称,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王世媛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相关职务,离...更多

2021-09-13 15:40:09

广东:文物风险保障金额达49.5亿元 有效提高安全

8月30日,为建立健全革命文物安全长效机制,有效提高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防护水平,省文化和旅游...更多

2021-09-01 08:19:45

未成年网游时间从3小时压缩到1小时 网游该收割还

为了防止未成年人网游成瘾,国家相关部门向网游企业提出了最新的官方要求。8月30日,根据国家新闻出...更多

2021-08-31 14:13:15

回购期限已过半 天创时尚尚未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

8月20日晚间,天创时尚(603608)发布公告称,公司曾于2021年2月22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更多

2021-08-23 15: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