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溺爱”,“棍棒之下出孝子”,“偶尔惩罚孩子是对他负责任,也是家庭内部事务”……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轻微对孩子施加暴力似乎不是什么严重的事。
与之同时,近年来,以家庭成员对儿童施加暴力的案例(以南京养父母“虐童案”为典型代表)陡增。有关孩子的教养方式以及此类的报道也成为各级关注乃至争议的焦点。
在此背景下,11月6日,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妇女报社、江苏省妇联联合举办的“反对儿童暴力”研讨会在江苏南京召开。与会各界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如何让儿童保护意识成为家长及全社会的共同认知。
澎湃新闻记者查阅公开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约有五分之三(约10亿)2-14岁的儿童常常受到来自养护人的体罚。“中国很多家庭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观念里,依然认为打是亲、骂是爱,认为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雪梅在研讨会上说,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必要的挨打,可以让孩子更有约束力、更守规矩。
张雪梅说,但其实,早有研究表明,儿童遭受暴力行为,不仅是他(她)在身体上会承受伤痛,更多的是会在他(她)的心理上留下伤疤,甚至轻微暴力也会影响儿童大脑成长。
张雪梅向澎湃新闻介绍,与那些没有遭受暴力行为的儿童相比,遭受过暴力行为的儿童,其大脑会过度且反复出现应激反应,这将导致大脑释放有害化学成分,破坏大脑细胞的形成。“毒性压力可能破坏大脑对压力的应对机制,并导致身体机能过早老化。”张雪梅说。
与会专家们认为,对于体罚儿童等暴力行为,国内不少家长在认知上仍存在很多错误的观点。、值得一提的是,在呼吁全社会保护儿童、减少对儿童施加暴力议题上,大众媒体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与会专家称,媒体对相关选题的报道,不仅有助于提升家长和儿童对儿童暴力的认识、减少暴力发生的风险,也有助于改变不利于儿童权利的文化传统和意识;同时,提高社会大众对反对针对儿童暴力的敏感性。
不过,媒体应该如何报道有关儿童暴力的议题、应该遵守那些最低限度的规范和职业伦理,国内不少媒体及从业者仍存在过于轻视的情况。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早已公布儿童问题新闻报道原则,其中详细地列出了媒体在报道中应注意的事项。比如 ,除非明确出于公共利益考虑,都要避免将儿童的形象视像化或者其他表明儿童真实身份的情况;确保对儿童提供的信息进行独立验证,并且避免在验证过程中将被调查的儿童置于危险的境地。
与会的专家也人举例说,涉及到对受访儿童的照片拍摄时,就要注意保护儿童的隐私和安全,比如,可以使用背影或逆光拍摄,这相比打上一层较薄的马赛克效果要更好。
最后,联合国基金会和我国相关儿童保护机构的代表还向与会者介绍了我国保护儿童工作的立法和社会实践的最近进展。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