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重启新股发行、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呈现多重亮点。此次新制度针对上一轮新股发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出多项措施予以积极完善;同时,重启IPO,有助于恢复股市直接融资功能,利好资本市场中长期健康发展。
新制度针对巨额打新资金,取消现行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更改为确定配售数量后再进行缴款,监管理念与海外成熟市场进一步接轨。此举将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避免前期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对市场利率的冲击。此外,此前打新无风险收益率高,增加配置其他资产的机会成本,新规下打新资金门槛限制降低,打新收益率或将下行,对于股市资金面影响进一步缩小。因而,从资金面看,新制度有助于避免打新对银行间市场与股票市场的抽血效应。同时,新规定要求公开发行2000万股以下的小盘股发行一律取消询价环节,由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协商定价,直接向网上投资者定价发行。此举有助简化发行程序,提升发行效率,切实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除上述两项新规外,新股发行制度亦围绕强化中介机构责任、加大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提出对应措施。
另一方面,重启IPO、恢复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有助于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亦有益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由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大趋势,为实体企业提供直接融资,也是二级市场的基石功能。重启IPO,通过新股发行推动资金流动,为实体企业的健康发展配置资本,改善融资结构。尤其在当前宏观经济的下行周期,银行惜贷现象突出,间接融资的实际成本仍偏高,IPO能有效改善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股发行,不仅是资本市场正常、稳态运行的前提,也是资本市场反哺实体经济的切实保障。当前,股票市场进入自我修复、自我调节的阶段,市场逐步趋于平稳,辅以更为完善的新股发行规则,投资者对于重启IPO无需恐慌,相反,更应该关注重启IPO对于增强市场活力、改善融资结构以及推动实体经济的作用。
证监会公布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并将重启新股发行,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三方面因素:
其一,恢复股票市场的股权融资功能,是在当前企业融资结构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有助于支持产业升级和推动转型创新,解决当前实体经济中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和杠杆高的问题。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此次重启IPO,既有利于发展股权市场,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当前实体经济的发展。
其二,此次重启IPO,需要关注的最重要特点,在于相应发行制度改革和机制完善。取消新股申购预先缴款的制度,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避免前期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对市场利率的冲击;而且市值配售的方式不变,可提高投资者对二级市场股票的配置比例,对二级市场的影响偏正面。公开发行2000万股以下的小盘股发行一律取消询价环节,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加强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建立摊薄即期回报补偿机制,要求首发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填补回报措施;此举有效的维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其三,7月初暂缓安排新股发行,是基于当时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暂停IPO及时减轻了对彼时相对脆弱的市场情绪冲击。近期股票市场逐步企稳,交易量复苏回升,投资者情绪渐趋平稳,在流动性整体维持宽松的大格局下,重启IPO的条件已经成熟。9月以来,上证综指涨逾10%,深圳成指涨逾20%,其中,创业板指上涨近40%。IPO暂停是在极端情况下的应急手段,也是避免流动性危机的紧急举措,在股市企稳之际,重启IPO是必然的选择,尤其完善后的新规定有效解决了前期IPO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同时,从过往经验看,增加新股供给,新的投资标的有助于为市场注入活力,投资者亦需要更多优秀的企业,以增加配置的多样性。因而,稳定的市场环境与更趋完善的发行制度下,投资者对于重启IPO不必恐慌。(华夏基金)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