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讯
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信用就是个人第二张身份证,为个人带来财富。目前,国内推动普惠金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个人征信缺失,即使互联网金融的门槛已十分低,但国内大部分人群仍享受不了便捷的金融服务,健全和完善我国征信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在美国,80%的人在银行业金融机构里有信用记录,而在中国,央行征信体系中仅收录了3亿多人的借贷数据,反过来讲,国内仍有10亿人游离于央行征信体系之外,是真正的信用“白板”户。
万里长征第一步
相比于欧美等社会信用体系较为发达的国家,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以美国为例,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三大征信局提供数据、FICO等提供评分产品、再应用到各行业的完整信用产业格局,支配信用已经成为了个人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
反观国内,征信作为金融业的基础设施,10亿信用白板人群的存在,不仅意味着征信体系的巨大缺口,也意味着这部分人群的信贷需求极大程度上被抑制,中小企业及个人陷入融资难,融资贵的尴尬境地。
事实上,早在2007年拍拍贷就意识到,开展网络借贷业务,即使可以参照美国较为成熟的信用评级系统,可借款人征信数据短缺,“锅里没有米”才是国内企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在数据、技术都缺乏的条件下,拍拍贷走上了自建信用档案之路。
根据拍拍贷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仅2015年三季度,拍拍贷就为前来借款的212.6万信用空白用户建立了征信档案,相当于上半年建立征信档案数量的总和,平台累计为“白板”用户建立的征信样本量达到742万,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建立的最大征信数据库。
经过验证的数据更有价值
据悉,央行已于10月结束了对第一批八家民营征信机构的第二次验收工作,虽然正式发牌结果至今仍未公布,但一批互联网金融公司、手机、电信运营商都摩拳擦掌进军大数据征信,积极争取第二批征信牌照的名额。
目前,拍拍贷因业务需要做起来的征信业务已经走在行业前列。平台积累的数据已超过50亿条,除了传统金融机构需要考察的基本数据,拍拍贷通过从反欺诈、黑名单、互联网行为等方面多达400个数据维度勾勒借款人的信用特征。
征信数据只是材料,对数据的分析应用于风控,才是平台的核心竞争力。“魔镜”风控系统自上线以来,一方面随着风险评级和风险定价准确度的提升,保证为平台供应优质资产,另一方面,自动运作效率的加快也提升了公司的业务能力。三季度平台完成借款30.5万笔,相当于每分钟借出2笔款项,达成15.1亿元成交量,甚至高出上半年总成交量2.1亿。
“8年来,拍拍贷不仅沉淀了海量的好样本,还交了学费,积累了更具价值的坏样本。”
拍拍贷CEO张俊认为,征信牌照关乎是否合规,具体到金融这类强应用场景,相较来自电商、社交的数据,拍拍贷经过风险验证的数据更有价值,含金量无疑也更高。
张俊透露,未来,拍拍贷的征信数据,将应用在更多场景中,包括租车、租房和婚恋等等,为拍拍贷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充分发挥个人信用的价值,让信用为个人提供改变命运的机会。(梅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