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离岸外包全球份额升至30.2%
规范引导将成“十三五”政策扶持着力点
记者22日从商务部研究院、浙江省商务厅、金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5全球服务外包大会上获悉,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占全球份额已上升至30.2%,仅次于印度,排在全球第二位。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人才等短板依然制约我国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十三五”时期,以政策扶持推动产业发展的模式将会更加理性,规范引导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商务部研究院22日在大会上发布的《中国外包品牌发展报告2015》显示,我国正日益成为全球现代服务的重要“智”造中心。2014年,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占全球份额已上升至30.2%。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已经覆盖全球近200个国家地区,从美欧日拓展至东南亚、大洋洲、中东拉美、和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成为离岸业务的新增长点。不过,与全球排名第一的印度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印度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全球占比已经达到46.4%。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主任骞芳莉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离岸服务外包跃升至全球第二位,执行金额和离岸金额年均增速都在40%以上。执行金额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已经从4%上升到9.3%。与此同时,产业结构逐渐优化,新型业态层出不穷。
展望“十三五”,她表示,发达国家从缓解本国就业压力出发,推行“外包回流”,新型国家将服务外包作为重点国家战略。由此,全球服务外包竞争会更加激烈。与此同时,我国低成本优势不断萎缩,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高于印度,企业的利润也有所下降,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我个人认为中国服务外包的短板是两个字:人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指出,如果中国在未来十年能够成为全球服务外包第一大国的话,培训人才是当务之急。他建议,可以和国外大城市和成功企业合作,一起培训相关领域的人才。
骞芳莉表示,预计2016年服务外包将进入政策吸收期,对服务外包的发展尤其是产业环境将有促进作用。她还表示,以政策扶持推动产业发展的模式将会更加理性,规范引导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在她看来,我国服务外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坚持创新思路,打造服务外包+的全球思路,突破地区界限,借助“互联网+”和“一带一路”战略契机,提升外包承载能力。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钢指出,我国服务外包从大到强,需要走出一条自己的新路径。首先是规模与效益同步提升,必须走服务发展之路,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迈进。其次是坚持创新发展。此外,从单纯的知识产权保护发展成完整的知识产权标准化战略,从单纯的接包大国向发包大国迈进。记者方烨孙韶华金华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