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3日电作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前沿地带,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大力推动当地企业“走出去”,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正呈“东”“西”并进之势。
东部:“走出去”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建设海上丝路经济带,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及沿线国家的共同心愿。东部各地出台各种举措和方案,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推动丝路经济带的蓬勃发展。
来自广东省发改委的消息表明,广东最近3年对接“一带一路”的规划大项目有数十个,包括在缅甸投资建设500万吨炼油项目、在越南投资建电厂、在澳大利亚投资有色金属矿等。同时,广东省在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自贸区片区打造新型国际投资贸易规则试验区,在国际投资、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探索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体系,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软件”助力。
浙江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增长迅猛。2015年1-7月,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全省经备案、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356家,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74.39亿美元,同比上升1.65倍。
今年9月厦洽会期间,福建省企业与参会的境外企业进行了面对面的对接,相关机构、企业分别签署《风力发电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光伏发电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光伏发电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多个相关战略协议、合作协议及合作备忘录。
来自多方面的信息表明,企业“走出去”正成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西部:“走出去”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地域广阔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提供了巨大的开放和发展机遇。作为陆上丝路的衔接、交汇地带,企业“走出去”成为西部各省区打破内陆封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契机。
新疆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大型能源企业特变电工今年在周边各国的投资达50亿美元,广汇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取得了油气区块;内地的三一重工、陕汽集团、东风汽车等大批企业以新疆为基地,在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度等国家建设了工业园区,进而辐射中西亚和欧洲市场。
陕西依靠装备制造和能源化工两个“强项”,分别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建厂。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在吉尔吉斯斯坦建设的大型炼油项目全面投产后,每年可加工原油80万吨。陕西省目前与中亚国家在基础设施、农业、能源等领域的合作项目已超过百个。
宁夏依托中阿博览会平台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鼓励企业“走出去”与阿拉伯国家进行多元合作。目前已有10家企业决定在阿曼杜古姆经济特区建立中国——阿拉伯——阿曼产业园,总投资约260亿元人民币。此举受到阿曼政府的欢迎。杜古姆经济特区管理局主席叶海亚·本·贾比利说:“我们非常期待中国投资者的到来。”
甘肃兰石集团与俄罗斯企业合资组建兰石俄罗斯公司,代理销售陆上石油低温钻采、换热等高端装备制造产品;白银公司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年产30万吨铜冶炼项目;今年6月,兰州市与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市在经贸合作层面商定共建产业园区,互为两国特色商品集散地。
寻找“走出去”的契合点与共振点
交汇点就是发力点。利用与丝路国家地域交汇的先天优势,从双方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出发,寻找合作的契合点和共振点,是东、西部推动企业“走出去”的共同特征。
凭海而立、因海而兴的广东,以“蓝色经济”推动企业“走出去”,提升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还以自身特有优势结合丝路沿线国家需求,将中医药文化作为拳头产业“走出去”,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与“高铁效应”并驾齐驱的“中医药效应”。广东省中医院与美国、加拿大、瑞典等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5项中医药合作交流项目。澳大利亚对中医、中药师进行全国注册管理,成为第一个以立法方式承认中医合法地位的西方国家。新加坡和泰国已经明确为中医药立法……
全国苹果主产区陕西省与哈萨克斯坦合资建设“中哈苹果友谊园”,目前已完成省内10个“中哈苹果友谊园”的选址工作。双方还将在霍尔果斯哈方特区及“长安号”列车沿线建设苹果气调冷藏库和加工厂。
优质产品输出正在升级为优质产能输出:浙江青山控股集团投资7.73亿美元,设立印尼青山不锈钢有限公司;福建在柬埔寨贡布省设立中国(福建)工业园区……
以东、西部为先导的“走出去”潮流正汇成波澜壮阔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将在世界经济格局中闪耀光芒。(记者:石志勇、屠国玺、李晓玲、欧甸丘、李慧颖、张亮、屈凌燕、王政)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