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才划分标准从中专(高中)提高为大专时,上海市1987-2013年总体人才贡献率为47.84%,其中女性人才贡献率达到23.65%,占到总体人才贡献率的49.44%。随着人才划分标准的提升,女性人才贡献率逐渐接近并高于男性人才贡献率。
如果进一步将北京和上海的女性人才贡献率进行比较,当以中专(高中)人才划分标准时,人才贡献率和女性人才贡献率相当;当以大专为人才划分标准时,上海市的女性人才贡献率比北京市女性人才贡献率高出3.19个百分点。
相关课题组表示,上海有必要在未来五年内,继续践行“人才优先”的发展道路,全方位建设人才资源高地,大力提升人力资本,特别是女性人才资本在上海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核心位置,提高女性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课题组表示,为了进一步发挥上海女性人力资本的价值,上海需要优化对女性的教育投资结构,在继续加大对女性基础教育投资的前提下,大力提升女性高层次教育水平,帮助更多女性接受高等学历教育。为女性劳动力进入现代高端服务业等先进领域就业做好基础工作。
据悉,大量研究表明,第三产业服务业是就业门槛低、弹性高、行业广、容纳量大的产业,能发挥女性人力资源的优势和潜能,促使女性闲置劳动力通过学习和实践向人才资源转变的一大就业领域。本研究调查数据显示,上海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部分的上海就业女性,尤其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领域,女性耐心细致的特点成为她们的从业优势,在这些行业中女性数量明显高于男性。但是从行业来看,上海女性就业多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等传统服务业。课题组表示,在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女性人才就业状况并不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促进女性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她们不断增强科学文化素质、劳动创造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激发女性主动参与培训的意愿。
课题组建议,为保证女性在职培训投资的成效,政府可以推动企业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允许女性的工作时间适度变动,灵活安排个人自主时间,以便女性进行自我投资。
在改善女性就业环境,促进女性人才资本价值的充分实现方面,课题组建议,上海应着力创造消除性别歧视并由此造成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的社会环境。传统的保护女性就业的法律法规偏向于妇女就业率的提高,上海应转向对女性在职业选择和职位晋升等方面不再受到歧视提供更多的法律保护。针对就业过程中隐性或显性的性别歧视,政府及相关立法部门应借鉴国际经验,制定专门的禁止就业中性别歧视的法律。对性别歧视含义进行明确界定,对歧视行为做出具体判断标准,并规定违反此法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以促使女性人力资本开发与使用过程法制化,为女性平等参与提供保证。
此外,考虑到女性在家庭和工作上的双重压力,大多数女性无法冲出个体家庭及“女主内”的观念,致使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女性参与社会发展滞后于男性。课题组认为,上海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家庭保姆、现代化厨房设备等有利条件,使家务劳动社会化和科技化,缩短女性家务减轻劳动强度。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