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IMF公布人民币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且权重占比超过日元和英镑,位于美元、欧元之后,成为SDR篮子第三大货币。在笔者看来,人民币成功加入SDR,对于国内金融改革以及全球货币体系调整都是里程碑事件,意义重大。
回顾笔者在2011年《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图》文章,笔者当时便提出未来五年,人民币国际化将伴随着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以及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四大支柱加速推进。今年4月,笔者在《SDR开启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之路》文章中提到,今年人民币加入SDR篮子的可能性较大,一旦成功,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无疑将提前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
在笔者看来,此时人民币进入SDR篮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外方面,有助于加速增强海外持有人民币的信心,提升人民币国际影响力并进一步加速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进程。对内方面,则有望继续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快金融与相关配套改革进程。然而,笔者发现,当前观点轻视了人民币加入SDR的意义,存在以下几种误区,需要冷静看待:
误区一:人民币入篮只具有象征意义,实际意义非常有限。
不少观点认为,SDR只是IMF记账单位,由于其不能直接用于国际贸易支付和结算,人民币入篮只具有象征意义,实际意义非常有限。但在笔者看来,上述判断,轻视了人民币加入SDR对国内金融改革以及全球金融市场改变的里程碑意义。实际上,周小川行长早在2009年便发表了《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文章,提出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反映了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即特里芬难题仍然存在,储备货币发行国无法在为世界提供流动性的同时确保币值的稳定。
出于上述考虑,人民银行金融危机以来对人民币国际化积极推进,并辅之以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等多项改革。考虑到当前欧洲日本经济低迷,美国经济一枝独秀,美元仍保持一家独霸,此时人民币加入SDR篮子,对外有利于改进全球国际货币体系,维持全球金融稳定,对内有利于提升中国金融话语权,维护储备资产安全,以及配合“一带一路”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促进人民币双向应用,这些重要意义不应被忽视。
误区二:人民币加入SDR提前透支了改革预期,日后改革步伐放慢。
毫无疑问,为争取人民币加入SDR,近五年来,中国金融改革步伐较快,特别是近一段时间以来,针对IMF对于人民币入篮的建议,中国央行进一步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
例如,今年7月14日央行宣布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可以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市场,有助于外国央行对冲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风险;8月11日,央行调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使得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10月9日,财政部宣布从四季度起,按周滚动发行3个月记账式贴现国债,进一步为SDR利率定价铺路;10月24日,央行在降准、降息的同时,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最后一跃等等。
在笔者看来,此次人民币加入SDR篮子是对以往金融改革成果的肯定,但并不意味着未来改革之路会有所停滞。实际上,人民币开启国际储备体系之路更加需要加速改革,如金融改革方面,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框架,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大力发展人民币相关金融工具以扩大人民币适用范围。与此同时,国内相关配套改革也必不可少,如国企改革,简政放权,法制建设等等,毕竟唯有加速改革才能更好的适应更加开放的市场,避免金融风险。
误区三:人民币入篮权重仅占一成,比重低于预期。
根据IMF公布的新公式,SDR篮子中各货币的权重分别是:美元41.73%,欧元30.93%,人民币10.92%,日元8.33%,英镑8.09%。不少观点认为,人民币仅为十分之一,比重低于早前四分之一的预期。
在笔者看来,人民币首次纳入,便超越日元与英镑,位列第三,已经表达了IMF对于人民币五年来广泛使用的肯定。当然,考虑到未来仍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预计五年后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持续深入,人民币占比进一步达到14%-15%左右的水平并非难事。但笔者认为这一比重十分合理,对人民币而言已经是重大利好,不应有过度负面解读。
误区四:人民币入篮之后,人民币会出现大幅贬值。
早在今年8月11日央行启动汇率中间价改革,人民币便出现贬值趋势,其后由于人民银行出手干预,汇率市场才逐步稳定。一直以来,有观点认为人民币一旦加入了SDR,人民币贬值预期便会再次得到释放,人民币将会贬值3%以上,笔者不赞同这种观点。
正如上文所言,在笔者看来,人民币加入SDR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开端,一些制度性的安排,如资本项目开放、汇率与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双向流动安排等,会提高未来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而一旦人民币大幅贬值,不仅在全球经济低迷之时对出口无益,更容易引发羊群效应,导致最终贬值超出预期,引发大量资金外流,重创全球对中国经济,中国央行必定不会允许上述情况发生。
展望明年,人民币走势还需考虑美国货币政策与美元走势。在笔者看来,如今美元走强,美元指数在100左右已经体现了加息预期。从基本面来看,美国短期内经济向好,但主要靠地产、金融推动,页岩气等能源行业投资,出口行业以及制造业都无法承受过强美元,因此笔者预计100是美元的阶段性顶部,明年加息不会步子很大,美元小幅升值之下,预计人民币对美元小幅走弱,对其他货币一揽子货币保持稳定是大概率事件。
误区五:利好出尽,中国面临大规模资本外流风险。
在笔者看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确实会导致人民币双向波动加剧,这也就意味着,在日后金融市场继续开放的同时,防范风险至关重要,切不可大意。
根据IMF对人民币自由使用的评估,截至2014年,人民币在官方外汇资产占比中已达1.1%,位列第七;国际银行业负债方面,人民币大约占BIS统计的国际银行业负债总规模的1.9%,排名第五名;国际债券方面,人民币计价债券全球占比约为0.6%,排名第八;全球外汇市场交易量占比方面,人民币占比约为1.1%,位列第九。
展望未来,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笔者预计各国央行会率先增加人民币资产储备,考虑到目前人民币在官方外汇资产占比中已达1.1%,如果未来5-10年,这一比例提升至4%-5%,则将带动各国央行增加4000-5000亿美元需求。而伴随着资本项目开放与人民币金融衍生品增加,海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动机也将提升,双向流动渠道拓宽对于稳定资本流出是个利好。
总之,在笔者看来,此次人民币成功加入SDR货币篮子,不仅是国际社会对于中国金融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成果的积极肯定,对推动全球货币体系改革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应该轻视。展望未来,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即是机会,也是责任,确保中国经济不出现断崖式下滑,从供给端发力走出产能过剩困局,防范金融风险将是未来五年摆在中国领导人面前重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