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至2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在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同时,主要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会议还将减税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项,以配合实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不过,现实中,作为对实体企业降低税费减轻负担作用明显的“营改增”并没有在十二五收官之际如期完成。自从2012年1月在上海试点以来,“营改增”试点已近四年,目前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改增”已在全国全面推开。在电信业自2014年6月纳入试点之后,近一年半时间“营改增”再无新进展。金融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营改增试点迟迟未能落地。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金融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涉及的营业税税额约1.6万亿元,占营业税税收总额的67%。可见这四大行业的重要性。而且,相比已经纳入营改增试点的行业而言,上述四大行业具有比较特殊的复杂性。
生活服务业涵盖行业范围广泛,规模量级也很丰富,需要从税率、销售额及征收便利性等角度综合考量和设计,以便切实体现减轻税负的政策目标;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有一些共性问题,由于项目周期长,环节多,从哪一时点为征收起点目前尚难明确,而且土地是政府招标拍卖的,没有营业税也没有增值税,这部分倘若不能抵扣,相比目前5%的营业税税率,营改增后可能增加相关企业的税负;而金融业的问题在于资产的配置行为不属于消费,应不应该征增值税本身存在争议,而且目前没有国家在金融业全面推行增值税,没有先例可考。
即便四大行业营改增工作面临许多挑战,但不容置疑的是,营改增对于整个社会发展是极其有利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纳入营改增试点的纳税人共计509万户,已经累计减税4848亿元。营改增改革不仅在税制上前进了一步,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避免重复征税,而且,使国家让利于民的钱能真正进入到实体经济体系中,进入下一步生产循环。企业因为可以进项抵扣而增加资金购买各种服务和生产,从而带动和促进相关环节和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令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更具活力。可以说,这是供给侧改革诸多配套政策能够发挥直接作用的一项。
此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2016年要基本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各项改革基本到位,现代财政制度基本建立。而且,增值税被列为财税改革重点锁定的六大税种(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之首。这也使得营改增全覆盖在十三五时期让人充满期待。(一帆)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