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资本市场年度“大戏”即将迎来谢幕。回顾这一年,到底投资什么最赚钱,炒股还是炒基,是选择P2P还是买金,抑或是其他投资方式?可以预期,未来经济增速仍将下行,而居民投资的回报率也会相应下降,届时投资者又该如何做出投资判断?
过去30年,中国居民的财富管理先后经历了“存款时代”和“地产时代”,也就是银行和房地产帮助大家管理财富,实现资产增值保值。但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居民来自于房地产的财富占比首次降至四成以下,而金融资产首次成为居民财富增量的主要来源,这意味着我们可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金融时代。
股市
货币宽松重启金融资产为王
回顾今年以来国内投资理财大市行情,货币政策无疑是影响收益表现的最主要因素。从2014年11月至今,央行先后6次降准、降息,一年期基准利率从去年的3%降至目前的1.5%,同样的钱存一年,利息腰斩。
今年初,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可以到5%至6%,而目前只有4%左右。正是从央行最初宣布降息开始,普通老百姓也意识到了,央行降息,钱存在银行就不值钱了。自此居民储蓄开始了“大腾挪”、“大搬家”,此后股市也开始出现加速上涨的行情。
而此后由于货币政策变化,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股市“盛极而衰”后的大跌。今年上半年几乎每个月都有降息降准,而在7月份全部落空,一直到8月末才出现双降,这意味着宽松货币政策预期在此期间发生了改变。
在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姜超看来,8月26日的“双降”标志着新一轮宽松周期的重启,后来10月份的“双降”则证明这是一轮新的宽松周期,且其背后的支撑在于利率政策摆脱了通胀和汇率的约束。
一般而言,企业盈利、风险偏好和利率是决定资产定价的三大因素。不过,过去一年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并非股市上涨主因。数据统计显示,近两年A股整体涨幅超过80%,但从盈利表现来看,A股整体盈利增速不到10%,其中2014年增长6%,今年前3季度持平甚至是负增长。从表现最好的创业板来看,近3年创业板指累积涨幅接近300%,但是期间上市公司累积利润增速仅有70%,今年利润增速在25%左右。这说明,A股大部分涨幅和盈利关系并不大,即便成长性最好的创业板,盈利增速也远赶不上股价的涨幅。
其实,影响今年市场风险偏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杠杆率。“各种加杠杆导致了风险偏好上升、出现疯牛行情,而之后的持续去杠杆导致了风险偏好持续下降、股市出现大幅暴跌。”姜超表示。
数据显示,在这一轮股市加杠杆过程中,高峰时期场内两融余额超过2.2万亿,整体场外配资规模2万亿左右。相对于6月上旬60万亿的流通市值,A股杠杆率最高曾经达到7%,杠杆比率已经远高于美国、台湾。尽管目前场外融资被全面清理,9月以来融资余额恢复到1.2万亿左右,杠杆率从底部的2.5%回升到3%左右正常水平,但应难以恢复到前期高点。
而就利率变化来看,影响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是代表性的10年期国债利率。分析人士指出,10年期国债利率在5月下旬显著上升,意味着利率下行受阻、估值见顶,可以算是6月股市下跌的提示指标。而9月份以来的股市反弹,在经济基本面上找不到支撑,最好的消息也是来自于10年国债利率已创下2010年以来的新低水平。
分析预测,未来10年期国债利率有望从3%降至2.5%,从利率看还有20%的下行空间,所以还可以再支撑20%的股市上涨,但指望靠利率下行来回到5000点甚至创新高,则并不现实。
根据海通证券研究所提供的《2016年度经济和资本市场展望》报告显示,目前国内主要存在四大类资产:第一大类是房地产,目前总规模约200万亿,但是租金回报率不到2%,隐含的估值超过50倍。第二大类是银行存款,目前总规模超过100万亿,但是1年期存款利率已经降至约1.5%。第三大类是债券类资产,规模约50万亿;目前经过屡次降息,债券利率虽然不如以往,但是4%—5%左右的企业债券依然随处可觅。第四类是股票,规模也在50万亿,其中代表蓝筹的上证50指数股息率约3%。
可以看到,无论债券类资产还是股票类资产,均比房地产和存款更有配置价值,因此可以确信未来资产配置的主旋律依然在金融资产。(郭家轩)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