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鲁达 李茜 陈林 高红超“河的对岸就是北京。”站在住宅区西侧河堤上望着对岸,郭银娜眼前的一片平房属于北京通州区,她的身后则是高楼林立的河北燕郊。
郭银娜所说的“河”是河北与北京的界河潮白河。这位在北京工作的河北籍“80后”,两年前在燕郊安家,每天往返京冀。
由于距离北京很近,很多外地人以为,燕郊属于北京。而实际上,燕郊是河北裹在京津之间的“飞地”——廊坊市北三县(三河市、香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之一三河市的一个镇。
由于燕郊距京近、物价低,这个曾是清朝皇帝出京首站行宫的地方,如今变成了30多万在京务工人员的家。他们每天披星戴月,跨省往返。
“传了多少年要把燕郊划到北京,耳朵都长茧子了。”51岁的出租车司机陈永清是地道的燕郊人,他撇了撇嘴说,每次一有“传言”,受影响的首先是房价。燕郊的房子地处河北,价格却向北京“看齐”。
今年2月,来自河北邢台市的郭银娜为办理燕郊户口,“托人”花了两万多元人民币。“拿到北京户口曾是去北京奋斗的目标,没想到如今办个河北户口还这么费劲。”郭银娜打趣道。
在这个各路媒体聚焦的小城镇,燕郊曾一度与“睡城”字眼捆绑,但在此安家的河北邯郸小伙赵海不这么认为。在赵海心里,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在燕郊买房定居,栖息繁衍,这里的生活配套逐渐完善,人们的社会关系逐渐在这里固定。
24岁的燕郊小伙孙燕春说,他期盼借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能让河北人真正拥有向京津看齐的底气。
陈永清说,大型商场、游乐园接连落户燕郊,带来很多就业机会。如今,在北京上班的儿子打算回燕郊找工作。
在另一块河北省唯一全部区域坐落在天津境内的“飞地”——河北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芦台”),天津牌照的私家车随处可见,所用的电力也来自天津。
“当地人手机多用天津号,过去到唐山开会手机漫游加长途,现在京津冀三地长途漫游费已取消。”芦台海北镇岭头村村支书王凤臣说,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他们与天津邻村多年不一样的电价几年前也变得一样了。
62岁的岭头村村民王会师透露了另一细节,30多年前村里很多人签了“万名状”表示愿意加入天津户籍,但一直没有成真。戏剧性的是,村里的一片墓地却划在了天津界内,“很多村民活着没有变成天津人,反而在死后埋在天津。”
王会师说,现在全村每天都关注京津冀协同消息,他和家人已不再刻意想做天津人,因为“京津冀本来就是一体的”。
芦台发改局重点项目办主任郑金玉表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地处京津唐金三角腹地的芦台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地努力打造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截至目前,全区对接京津产业项目已达39个,总投资198.1亿元。
与此同时,潮白河上架起了燕郊进京的新通道。徐尹路(燕郊段)潮白河大桥工程施工现场,大桥主塔基本成型。建成后,民众往来北京六环路与河北燕郊仅需15分钟。“河北跟北京间的那条"河"不是难以逾越的,只是时间问题。”郭银娜说。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