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五大政策支柱的总体思路。其中,必须做到改革政策要实。只有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结构性改革才能不断取得新进展,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更加持续平稳、健康有序。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但同时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已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关口。如何巩固我国经济来之不易的向好局面,积极化解突出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为稳定增长扫清障碍,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个方面,要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确保收获实效。要加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财税金融体制、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要把改革政策的实招与实效,切实体现在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完善股票市场融资功能、减轻企业负担等方方面面;要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养老保险和医药卫生体制等民生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广大群众真正收获改革政策的实际成果。
推进结构性改革涉及领域广、牵涉环节多、触及矛盾深,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政策实不实、完备不完备,关乎下一步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既要积极进取,又要实事求是。一方面,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允许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和地方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要加强统筹协调,切实把握好改革试点,完善落实机制,确保改革举措有的放矢,使经济增长更加充满活力,使广大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经济日报评论员)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