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制约前提,还需完善制约机制,随时启用悬在违法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不知道其他城市怎么样,反正我所在的这个地方,电单车已成为城市交通的一大顽疾。电单车好像具有魔性,无论多么遵纪守法的人,只要一骑上车,马上像变了一个人,不仅可以在主干道上见缝插针、横冲直撞,在路口更像完全看不到红灯,直眉瞪眼就开过去了,时不时就有电单车司机被撞伤亡的消息传出,但其他电单车司机充耳不闻,前赴后继。要说交警没下功夫也不客观。他们隔三岔五就搞一次综合治理,这里严管,那里严查,甚至还“禁摩限电”,但总体来看,没啥用。
相比之下,汽车司机就显得老实多了。虽然也有超速、抢道之类不良行为,但有几个敢闯红灯的?有几个随便压实线的?在路口观察,直接的观感是,汽车都老老实实呆着,电单车像蝗虫一样刷刷刷横飞,让人心惊肉跳。
为什么有如此差别?显然不是汽车司机比电单车司机素质更高,根源还在管理上。对于违法的电单车司机,你拘留他?似乎没有这么大罪过;扣他的车?反正也就三千两千,二手的更便宜,不过几百块钱,他一赌气就可以不要。汽车司机舍得吗?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即使他真的不要汽车了,通过他的车辆信息,也能随时找到他。他如果耍赖,还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查封他的银行存款,吊销他的驾照。他有单位,有公司,有银行流水,有社保,你随时可以制约他。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一个身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走路时闯了红灯。在咱们国家这根本算不了什么事,即使被罚20元钱,被罚者还能跟交警胡搅蛮缠大半天,大大提高管理成本,久而久之,交警也懒得管了。而在德国,这个留德学生的行为直接被记入了个人信用记录,从此办不了驾照,坐不了飞机,贷不了款,可谓寸步难行。同理,在西方很多国家,你在自己家里大声喧哗,吵到了邻居,邻居一个电话把警察叫来,恶行登记在案,你的生活同样遭遇很多麻烦,为了避免大麻烦,他们必须遵纪守法。
我的理解是,管理者的服务与市民个人义务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有效的、全方位的服务可以让每个社会人与管理者紧密地连接起来。管理者既服务着你,同时也制约着你。你享受到了服务,自然就有了顾忌,怕失去这些服务,就要按着管理者制定的规则行事,这都是相辅相成的。光靠讲大道理、靠强力压制有用吗?
而在我国的城市中,有为数不少的人,完全不在被服务行列。他们摆地摊、打零工,随来随走,没有社保,没有低保,买不起房也不贷款,买不起汽车用不着驾照,年终岁尾官方慰问送米送油也轮不到他们。他们甚至连身份证都用不着,反正在城市里就是混口饭吃。说句稍显极端的话,他这一辈子,除了被城管撵来撵去,跟政府机关几乎没任何关系。更直白一点,管理者为他提供不了什么有效服务。没有服务,互无关系,怎么制约他?
所以,很多看似鸡毛蒜皮却又常常引发重大矛盾的问题,根源也许在于全方位服务是否到位。管理者的服务如果平等地覆盖了每个人、每个角落,无论你开汽车还是电单车,都处于监控之下,约束之下,管理起来自然顺畅多了。
或曰,这种思维是不是歧视弱者?有钱的人走出国门去旅游,在外国大声吵闹、打架、乱写乱画的并不少见,他们享受的服务不少,还不是照样不守规矩?的确如此。但这是我们的制约机制还不完善。有了制约前提,还需完善制约机制,随时启用悬在违法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据说有些旅行社已经将不守法不文明的游客列入黑名单。不让他们去旅游,不让他们坐飞机,对这些有钱又想享受的家伙就是一种惩罚。你想去,但不让你去。如果再连接上贷款、驾照等相关制约,他是否会老实些?
(作者系深圳作家)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