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涨1.4%”,这是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2015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最终涨幅,创下了自2009年CPI负增长以来的新低。专家表示,随着今年元旦后猪肉价格连续快速上涨,1月份CPI或将有所回升,全年涨幅也将保持微升趋势,但仍然维持在较低的通胀水平。
对于呈现先低后高走势的2015年CPI,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琦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经济持续下行、资本外流加剧、以油价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低位徘徊是拖累2015年CPI的主要因素。
从国内来看,传统增长动能显著减弱而新型增长动能尚未形成,以及下游需求持续不振,国内宏观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直接导致物价低位徘徊。
从国外来看,美元9年来首次加息加剧了人民币贬值压力和资本外流压力,对我国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较大抑制。加之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我国面临较大的输入性通缩压力。
数据显示,2015年最后一个月,CPI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1.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5.9%。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表示,12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是CPI环比上涨的主要原因。
在食品中,受全国部分地区降温雨雪天气影响,鲜菜和鲜果价格继续上涨,环比涨幅分别为13.7%和2.3%,比上月分别扩大10.9和0.7个百分点,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0.48个百分点,接近CPI环比总涨幅。
而综合全年来看,2015年全年食品价格上涨2.3%,其中“领跑”的猪肉、鲜菜价格分别上涨9.5%、7.4%。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猪肉价格12月份环比下降,同比却上涨了14%,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42个百分点。方正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认为,今年1月的CPI将受猪肉环比飙升影响进一步回升。目前来看,元旦之后猪肉价格连续快速上涨。
此外,尽管业内人士对2016年全年CPI的预估多为上涨,但普遍观点认为CPI将维持在较低的通胀水平。对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近几年进口大豆、稻谷、大米、小麦、玉米等粮食大幅增加,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低于国内价格,这对国内相关商品价格上涨形成约束。
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方面,2015年全年同比下降5.2%。2015年12月份,PPI同比下降5.9%,连续46个月下滑。
对此,吴琦表示,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实体企业运营成本压力进一步扩大,以及下游产品需求的进一步放缓是造成PPI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他认为,产能过剩导致了库存高企、产品价格低迷等一系列问题,这种情况在工业领域尤为突出。其次,包括劳动力、资源、资金等在内的生产要素成本都在持续上升,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加剧进一步推高劳动力成本,成本的全面上升不断侵蚀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此外,全球经济复苏低于预期,外需明显不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大幅升值进一步抑制了出口增长。而房地产、建材、能源等主要行业的投资增速仍将维持回落态势,对内需形成较大制约。
郭磊则认为,12月PPI同比降5.9%,这已经是连续第五个月持平于这一数字,反映出在目前大宗商品处于低位,中国经济边际企稳的状态下,工业价格下行已基本触底,但是目前经济缺少实质性引擎,只靠周期规律推动,所以价格企稳力度会比较弱。考虑到上游大宗价格变化底部趋稳,以及跨年之后基数因素的切换,估计今年1月开始PPI跌幅将会逐步收窄。
郭磊的观点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机构的观点不谋而合,机构对于今年PPI的预测普遍持积极态度。央行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PPI跌幅将逐步收缩,主要原因包括大宗商品价格止跌、货币政策效果和产出缺口变化等。而中金公司则更为乐观,认为PPI今年将回到正增长区间。(林远)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