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屠光绍表示,上海自贸区已经基本形成了金融制度创新框架体系,将在落实“金改40条”上,在金融业负面清单、深化FT账户功能等方面有所深化。他透露,一份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企业对自贸区金融创新的评价中,“好”的占比达到71.4%,但自贸区深化金融开放创新的任务还相当艰巨,需要进一步深化。
北京时间晚上10时30分,打开电脑,研究美国股票K线图,王辰的“夜生活”开始了。
“5年前,我在史考特证券开了第一个美股账户,那时朋友中玩美股的还不多,自己一边摸索一边玩,这一过程完全是一段血泪史。”1月4日,王辰回忆起当初的开户经历,感慨万千。
“仅开户递材料就一波三折。”王辰称,当时需要自掏快递费寄送签字的材料原件到美国,但第一次审核没有通过,只能又寄了一次。“没想到从有炒美股的冲动,到真正开户成功,整整用了两个多月时间”。
王辰笑言,现在的“炒美族”已经幸福很多,很多美股券商已有中文网站,只要网上操作,电子邮件发送资料即可。
“第二步就是汇款了。”王辰表示,这更是件麻烦事,你需要有个海外银行账号,要从这个银行账号将钱转到证券账户上,“但要注意的是,现在中国境内公民给美国汇款,一年只有5万美元的额度”。
据记者了解,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境内的个人只能通过银行、基金等合格境内机构进行金融、证券等全球资产配置。
不过,好消息是,官方明确,上海自贸区将适时推出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QDII2)试点实施细则,并抓紧启动自由贸易(FT)账户本外币一体化各项业务。
“说了很久的QDII2可能真的要来了。”王辰兴奋地说,离境内“炒美族”正大光明地在境外市场上展现自己价值投资理念的时代不远了。
而QDII2试点仅是上海自贸区金改的亮点之一。自《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案》(下称《方案》或“金改40条”)公布后,上海自贸区将如何落实每一条细则成为外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上海自贸区已基本形成了金融制度创新框架体系。”2015年12月29日,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屠光绍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将进一步落实“金改40条”,在金融业负面清单、深化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功能等方面有所深化。屠光绍还透露,正进行“沪伦通”的可行性研究。
据了解,“金改40条”中拟出台实施细则的有13条;拟通过推出创新实例,形成创新成果并逐步扩大效应的有18条;已经有实施细则或创新实例,但需要进一步推进落实的有9条。目前,首个有关外汇管理的细则已落地,区内企业外债资金实现意愿结汇。
“‘金改40条’的核心是开放,实施细则的推出将在推进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工作上取得实实在在的突破。”屠光绍说。
QDII2呼之欲出
“金改40条”中引起业内最大关注的要数“在全国范围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也是最难攻克的一部分。
放开的第一步,是外债资金实现意愿结汇。在“金改40条”发布后的一个多月,首个细则公布。根据最新出台的《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企业外债资金可以根据汇率波动情况,选择合适时点进行结汇,把结汇人民币先存放,需要支付划拨时,再进行支付。
“外债本身是资本项目的一部分,此次外债资金意愿结汇的落地,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放开了资本项目的兑换。”一家股份银行上海自贸区分行人士对媒体分析。
“接下来,关于资本账户可兑换方面的细则,核心有两方面:第一是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的细则;第二是和证监部门一起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一些具体的问题还在探讨之中。”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张新在发布会上说。
“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的开放实际上是一种创新。近一年来,自贸区账户在融资、兑换、结算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多改革尝试,步伐很大,但是在个人投资功能方面一直没有实质性的推进,而此次文件将自贸区个人投资功能摆到了重要地位,这是一种进步。”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秘书长陈波此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如是说。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人民币只开通了贸易项下的自由兑换。下一步,必定会从用途放开和额度放宽这两个方面展开。”
事实上,“金改40条”中已给出了明确方向,要在上海自贸区推动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启动,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人开展境外实业投资、不动产投资和金融类投资。其中,实业投资和不动产投资拓宽了QDII的投资范围。
“一旦QDII2落地试点,符合条件的个人便可以开设自由贸易账户,以后能直接购买美股。”对海外市场有着浓厚兴趣,但苦于政策限制无法直接参与的股民王琼对记者笑言,“中国大妈”的机会要来了。
在王辰看来,QDII2的推出也有利于境外投资的透明化,更利于监管。“其实一些国内投资者通过打‘擦边球’方式进行境外投资已是公开的秘密,原本5万美元的个人换汇额度应该用于商品消费,但目前很多内地人通过中国香港的互联网券商换汇炒港股。”王辰告诉记者,也有不少投资者明知违规,但为了申请更多换汇额度,就向身边朋友借用身份证,比如10个人的换汇额度加在一起就有50万美元。
而目前关于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的门槛、购汇量控制、资金进出监管等技术问题,尚无定论。
在奚君羊看来,QDII2试点初期可能会设置额度上限,若试点后额度紧缺,决策层可能在安全边际下适度放宽额度,待额度达到较大规模,且资金流动未对金融系统构成影响,才可能在全国推广。当然,即便在全国推广QDII2,同样会有额度方面的限制。
“要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最难的部分是在监管。”陈波称,一旦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会有大批资金涌入涌出,汇率波动会比较大,现在令人担心的是自贸区有无能力稳住这些跨境资金流,使其不至于失控。
中金公司在一份报告中表示,QDII2将对个人境外投资的资质和额度进行管理。预计合格个人需拥有100万元以上净资产,境外投资不超过其净资产的50%。从流量来看,个人资金流出的实际需求增长空间有限,每年不会超过1.5万亿元,不会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
“沪伦通”胎动
在介绍上海自贸区金改工作进展时,屠光绍还特别提到了“沪港通”的成功通车。“‘沪港通’于2014年正式启动,总成交金额近2万亿元,日均成交额近100亿元。‘沪港通’的推出为对接与打通沪港两市金融市场作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据透露,上海目前正会同中国证监会在“沪港通”基础上,研究推出“沪伦通”。
据中国财政部网站发布的消息,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和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于2015年9月21日在北京共同主持了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双方在对话中达成的成果之一就是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就互联互通问题开展可行性研究。
事实上,“沪伦通”在去年5月就已经展开相关调研。当时,上证所衍生品业务部总监刘逖透露,由于“沪港通”获得了各界的认可,英国有关机构正在积极和上证所探讨要不要做“沪伦通”。
据报道,2015年6月11日,屠光绍会见了来访的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首席执行官罗睿铎一行。当时,屠光绍说,上海和伦敦多年来在金融方面有着良好的合作,伦敦已成为重要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在创新人民币金融产品、支持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上海正着力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在金融改革方面,重点推进了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开放等探索,有力助推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希望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进一步深化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等单位的合作。
罗睿铎表示,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长期以来与上海方面保持着密切往来与合作,愿为中国证券市场和上海自贸区的国际化进程贡献力量。
据悉,伦敦证券交易所目前正推动人民币GDR机制,让A股上市公司通过GDR的方式到伦敦上市。所谓人民币GDR,是指将现有A股上市公司股票或即将发行的股票,通过境内银行托管、境外预托发行的方式在海外交易所上市及交易。
科地资本集团董事长陈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之前上海自贸区开通了“沪港通”,相当于打开了国际金融资本借道中国香港直接投资A股市场的通道,上证所将逐步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交易所之一,此举有利于加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的联系和开放度,也将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沪伦通”则被认为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打开的第二扇门,与“沪港通”有着相似的作用。
数据显示,目前在伦敦上市的中国公司总计49家,有39个“点心债”通过伦交所旗下市场发行,募集资金22亿英镑。此外,目前已发行7只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交易所基金,其中包括首个在欧洲发行的人民币计价ETF产品。申万宏源证券投资顾问李青表示,“沪伦通”如果开通,对A股市场和券商股同时形成利好。
不过,“沪伦通”仅仅在研究可行性阶段。“时差是沪伦两地交易所遇到的最大问题。”上述金融人士指出,伦敦开市的时候,上海正休市,清算和结算问题很棘手。另外,监管机制、交易制度、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奚君羊表示,“沪伦通”首先要解决的便是标的问题,也就是说,沪市投资者去伦敦市场买什么产品,反之亦然;其次是确定规模。如果规模太小,“沪伦通”就变成多此一举,而如果规模太大,可能会对A股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三是投资者的认定资格,要有一定的门槛;此外,货币使用问题,即英镑与人民币兑换通过什么途径;最后,是关于技术的问题,系统如何对接是必须解决的。“在这么多障碍面前,预计‘沪伦通’在短期内难以与大家见面”。
“虽然当前‘沪伦通’还在研究阶段,但可以预期的是,未来与国外资本市场合作的措施将会更多更‘给力’,资本账户开放将进一步加速。”华泰证券在其研报中如是说。
金融业负面清单
作为自贸区的重头戏,负面清单备受关注。所谓负面清单,是指政府列出禁止和限制进入的行业、领域、业务等清单,清单之外的领域都可以自由进入。
据了解,上海自贸区实施负面清单模式两年多以来,区内新增企业2.1万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为4000多家,占比20%,新增外企数量几乎相当于上海自贸区设立前25年落户区内的外企总数。
值得一提的是,负面清单从190项到139项,再到如今的122项,一直都在“瘦身”。据统计,2013版负面清单共涵盖18个门类、1069个小类,并编制特别管理措施共计190项;2014版负面清单中,特别管理措施由原先的190条调整为139条,减少了51条,调整率达26.8%,其中实质性取消了14条管理措施,放宽了19条管理措施,进一步开放的比例为17.4%;2015版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涵盖15个门类、50个条目、122项特别管理措施。
特别的是,2015版负面清单已不再是上海自贸区的“独家产品”。据悉,2015年12月1日起,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将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4个自贸试验区所在的省市先行试点,这一试点工作预计为期两年,将在2017年12月31日结束试点,并在总结经验、完善制度设计后,于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据悉,上海自贸区正在拟定2016版的负面清单,新版负面清单还会根据改革推进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大开放。
令金融业为之振奋的是,一张单独的金融服务业负面清单有望在2016年诞生。“上海拟在‘一行三会’、商务部等国家有关部门指导帮助下,单独研究制定一张金融服务业负面清单,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机构扩大开放。同时,积极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探索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精简审批事项,优化监管职能。”屠光绍在发布会上透露。
事实上,在此前公布的“金改40条”中,金融服务业就被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具体来看,在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等方面,“金改40条”中共罗列了18项举措,占到整体近40项举措的近半数。比如,《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设立包括但不限于民营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
已有离岸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方案》也支持其在自贸区内扩大相关离岸业务,并在对现行试点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适时扩大试点银行的业务范围。目前,只有浦发、交行、招商、平安4家商业银行获准从事离岸银行业务。
另外,在证券期货业的对内对外开放方面,《方案》提及了较多的内容,如允许自贸试验区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证券期货业务交叉持牌试点,允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在自贸试验区设立专门从事指数基金管理业务的专业子公司,支持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在符合规定前提下委托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在自贸试验区内开展跨境投资。
《方案》还特别提出,要对接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探索金融业对外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模式。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对内对外必须齐头并进。”陈波认为,金融开放要首先在法律方面夯好基础,明确与外资金融机构相关的众多问题。“而之前外界对负面清单的诟病就集中在金融业和服务业”。
对此,奚君羊对记者分析,“之前的负面清单主要还是针对贸易投资的更多些。从金融业角度来讲,开放力度有限。”
在奚君羊看来,“预计前期的金融服务业清单会将几乎所有相关的都纳入限制中”,就如2013版负面清单,几乎就是《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翻版。不过,即使如此,也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至少是“迈出了第一步”。“第一版的金融服务业负面清单发布以后,肯定会有不断完善和修订的余地和空间。接下来就是一项一项看,逐步减。这需要一个过程。”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