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6年以来,沪深股市持续走弱。在存在熔断机制的前4个交易日内,股指四度触及熔断阈值,导致两个交易日提前结束全天交易。而在暂停熔断机制后,股市也没有像一些人所想象的“V型反转”,而是继续下行。本周二,大盘下跌到2978点后才得以喘上一口气,但随后的反弹也非常疲弱,仅有0.20%。而当天没有相应放大的成交量,则从另一个侧面提醒大家:这样的反弹并没有足够的延续性。
有人认为,近阶段并没有什么新的利空,人民币汇率贬值并非今年才开始,而且汇率贬值也未必会导致股市下跌。另外,实体经济不佳也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投资者都是心知肚明的。因此,不认为当前股市下跌有其内在的必然性,而是认为源于一些其他因素。开始说是因为熔断机制抑制了流动性,导致市场恐慌。后来熔断机制暂停了,又说是因为缺乏预期,认为只要加强预期管理,就能让市场平稳下来。也许,从某个角度来说也不无道理。毕竟,在市场处于快速下跌状态时,交易突然被熔断,往往并不能够起到让投资者“冷静”下来的作用,相反还会导致“磁吸效应”,以致让跌幅放大。另外,如果人们对后市的预期很差,那么显然在操作上是不会有积极性的,这对于高度依靠信心的证券市场来说,无疑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如果从一个大的系统来看,问题恐怕又不是那样简单。不管怎么说,本币贬值对股市的冲击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也因为贬值的超预期,这种冲击一定也是超预期的。同样的,大家也早就知道在经济结构的转型期,实体经济的增长会比较慢,但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接下去经济会走L型,也就是较长时间在低位徘徊时,必然会调整原先的判断,下降对股市的预期。也就是说,不能认为凡是已经知道的利空就不算利空,或者说不再具备利空的作用。这里存在效用及等级上的差异。坦率而言,现在还不能说是到了这些利空效用集中爆发的最后时期,未来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这个时候就认为利空已经充分释放,是不符合实际的。
进一步说,正是由于出现了超预期的利空,引发了自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开始的股市新一轮暴跌。熔断机制的开启,显然对下跌行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在本质上,正是下跌引发了熔断,而不是熔断导致了下跌。这也就是暂停实施熔断后大盘仍然下跌的原因所在。至于说把这种下跌归咎于是因为预期管理不到位,则是没有道理的。投资者的预期从哪里来?还不是建立在对所了解的相关信息的判断之上吗?如果得到的信息不足以让其形成对未来足够好的预期,那么又怎么要求其对未来有充分的信心呢?预期管理的本质是通过展现真实可靠的发展前景来帮助人们树立对未来的信心,其基础还是在于有切实的长期性利好。离开了这一点讲预期管理,自然只能是空话。就股市而言,最大的预期管理就是要消除来自宏观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不确定性,提振大家对于制度改革的信心。客观而言,至少在短时期内,这些还不能完全做到。也因为是这样,当前的股市下跌,有其内在必然性。因此,对于行情运行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难性,投资者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宁愿将困难想得充分些,而不是心存侥幸,以投机心态来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申万宏源桂浩明)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