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1日,农历腊月初二,早上7点半,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实时气温零下33摄氏度。44岁的李淑霞先在厚厚的毛衣外裹上一件棉袄,再套上厚重的外套,最后用帽子和口罩把头面部包得严严实实,走出家门。
“不到半个小时就冻透了”
李淑霞是一名环卫工人,大约半个多小时后,李淑霞清扫好了责任区的一部分路段,打算歇会儿。她一边搓手跺脚一边念叨着:“冬天上班最遭罪了,穿了这么多那么厚的衣服,不到半个小时就冻透了。”
做环卫工十多年的李淑霞表示,“夏天还好,一到冬天在外面时间长了,我的腰、腿就疼,感觉凉气顺着鞋底往身上钻。”这几年,她的腰腿在冬天疼痛的频率和程度都在增加,但她一直没去医院看。“估摸就是风湿。我是临时工,不像有编制的同事那样有医保,要是查出点儿啥病来,又是一大笔开销。我寻思着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当记者问起劳保情况时,李淑霞说:“前年给我们发了一整套棉服,从棉衣棉裤到棉鞋棉手套。今年又是要发新的了。”“领过‘低温津贴’吗?”“这个,真没有。”李淑霞说。
有职工领到千元“烤火费”
2015年12月17日,地处陕北高原的陕西黄陵县,北风凛冽。西安铁路局榆林车辆段工人雷刚和值班工友一起,进行晚7点到早8点的夜班值班,执行车站及附近停靠的货运列车车厢的检修任务。
“现在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时候,最低气温经常是零下十几度,就是穿着棉袄棉裤,也挡不住冷风嗖嗖地往里钻。工作上一宿,身上没有一点热乎气。”雷刚说。
雷刚每月能领5000多元工资,虽然不明白什么是“低温津贴”,但工资中有1000多元是“烤火费”。“能发点‘烤火费’,感觉很温暖,觉得没有白辛苦。”雷刚说。不过,大多数在低温下工作的劳动者并没有雷刚这么好的待遇。记者采访发现,国有企业职工的低温补贴发放情况较好,但对于非公企业职工及临时工来说,冬天能发件大衣、棉裤就算是不错了。
有“高温津贴”也应有低温的
当“高温津贴”惠及越来越多劳动者的时候,在低温下坚持工作的劳动者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低温津贴”很少被提起,许多劳动者的低温保护状况就像北方的冬天一样“冷”。那么,“低温津贴”到底能不能有?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最低工资规定》中提到了“低温津贴”: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中班、夜班、高温、低温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而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介绍,所谓极寒地区津贴本质上属于艰苦岗位津贴,由企业自主确定,国家没有制订统一政策。
山东京鲁律师事务所主任郝纪勇认为,我国冬季气温差别很大,不太可能就低温劳动保护制定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各地应依据劳动法精神,制定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制度,特别是冬季气温特别低的地方,更应对户外工作者发放津贴。他认为,高温之外,关注低温下的劳动保护,是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据新华社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