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事!CBA十八家俱乐部密谋造反!”这是中职联篮球股份有限公司已向北京市工商局递交注册材料的消息传出后,网上最耸人听闻的标题。
由姚明牵头成立的中职联篮球公司,只有18家CBA俱乐部入股,与中国篮协没有一点关系,看上去是抛开了篮协。但公司筹备组新闻发言人张弛在接受采访时坚决否认新公司有与篮协对着干的性质。张驰表示:“从这家公司的成立,包括之前的预备阶段,一直在和篮协进行沟通,双方的沟通情况也非常顺畅。公司成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俱乐部更大的共同利益。最终与篮协形成利益公共同体,保证联赛的核心利益,促进CBA联赛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发展。”
CBA自成立以来,一直由篮协主导,各俱乐部还从来没有结成过同盟,这一次,为什么会联合起来成立新公司呢?
张弛的一句“最终形成利益共同体”,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那就是目前中国篮协与各俱乐部之间的关系,还不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在CBA,各俱乐部相对中国篮协来说,还是弱势群体,各俱乐部对CBA发展的一些设想和要求,并不能得到中国篮协的充分重视,各俱乐部只能按照篮协的规则办事。
从姚明近几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些话,可以看出他为什么要牵头联络各俱乐部成立新公司。
早在2013年,姚明就提出了CBA联赛实体化的想法。当时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CBA联赛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中国篮协和运营商、各俱乐部并不是一个长期的利益共同体。CBA发展了18年,应该由一个隶属于联盟本身的操作团队去运营这些东西,这就是我说的联赛实体化,”姚明认为,职业体联赛是市场化运作的,而篮管中心是事业单位,以执行政令为职责,不以市场为主导,大家的出发点、利益和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可以有某种程度的沟通,但是最根本的利益是不一样的”。
当年在一次俱乐部老总都参加的座谈会上,大多数俱乐部老总都赞成姚明的想法。当时俱乐部和篮协利益冲突主要集中在国家队利益和俱乐部利益以及联赛赞助商与俱乐部赞助商等方面。
在2013年6月的一次媒体采访中,姚明说的更明确:“实体化就是改革体制,改变谁控制联赛,谁控制球队。”“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说,就是要壮士断腕。至少有人现在敢说这话了。当然,也看这腕子断谁身上,谁断谁疼。”
此后姚明又多次强调了CBA应该独立运营。“联赛的独立化运营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们的联赛还是为国家队服务的,任何决策都随着国家队的任务变化而变化,无法形成一个稳定的机制。我认为,现在联赛有超过一半人是倾向于独立化运营的,其实独立化运营同样能给国家队带来好处。”
从姚明这些公开谈话可以看出,姚明牵头成立新公司之举,已经有过很长酝酿过程。在这期间,很多CBA俱乐部都有同感,当各俱乐部的想法越来越一致的时候,新公司的成立便水到渠成了。
目前CBA共有20家俱乐部,为什么还有两家(据传是北控和山西)在观望没有参加中职联公司?这或许与这两家俱乐部国企背景有关。CBA俱乐部有私人投资的,也有国企投资的,也有混合型的,大家思考的角度不同。再说新公司看上去像是中国篮协的对立面,有所犹豫也是正常的。据张弛介绍,中职联公司给未入股的两家俱乐部预留了股份,欢迎他们将来参与进来。
不过,新公司确实没有与中国篮协分庭抗礼的意思。CBA俱乐部早年曾与中国篮协发生过多次冲突,各俱乐部曾联合起来为赞助商问题和球队合并问题向篮协公开发难。但这一次,双方沟通还是不错的,至少在表面上风平浪静。虽然俱乐部投资人希望各俱乐部在CBA联赛中有更多的话语权,但仍将会以与篮协协商的方式争取自己的利益,推动CBA改革。
目前盈方公司的CBA联赛经营权将于2017年到期,新公司将来会参与CBA经营权的投标,如果能够投标成功,那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联赛自己经营的目标了。
场外音:自下而上的改革
三年前姚明提出联赛实体化改革设想时,中国篮协也表示过要研究这一问题。但三年过去了,中国篮协一定动静也没有。CBA俱乐部的投资人不得不自己组建公司,进行自下而上的改革,希望能推动中国篮协的改革决心,加快CBA改革的速度。
这一CBA俱乐部的集体行动,有点像2004年中国足球的G7革命,也就是所谓的“七君子事件”。当时七家俱乐部达成战略联盟,就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发展,向中国足协逼宫,提出“行政退出、资本决定、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公司化经营”等要求。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显得过于激进,最终G7革命失败了。现在回头看,这些改革要求,正是足协现在正做的事。
姚明遇到了相对较好的时光,他的想法与目前体育改革的总思路是相吻合,此举不仅对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有突破性意义,对中国整个职业体育也有很强的示范性。尽管未来挑战很大,但迈出这一步,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记者王志灵)
更多精彩资讯>>>